已有1條回答
在家庭教育中,要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必須要學會跟孩子溝通。但是隨著兒子慢慢長大,很多男孩都不愿意和父母溝通,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跟父母有代溝。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兒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1、親子溝通,父母需要放低姿態
很多父母喜歡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進行詢問,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并不是想要真正的與自己溝通,而是想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立場而已。孩子不會主動去找父母溝通,主要原因就在于父母的這種自以為是的“權威性”,父母總是站在一個制高點看待孩子,會引起孩子的反感,不愿與父母溝通。
如果父母放低姿態,與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對自己的重視,自然愿意與父母親近,愿意認真的聽爸爸媽媽說話,以及做出相應的回應。
2、尊重孩子
當兒子興致勃勃地告訴你事情的時候,也許你有一大堆的活要做,但你最好把手頭的事暫時擱一擱,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如果你真的有很急的事情要做,也要與孩子商定好時間。因為大人們總是有計劃地做事,而孩子往往只重眼前。大人們要遵守他們的時間表,切忌一邊做事一邊聽孩子說話,讓孩子覺得你心不在焉,對他的話一點也不重視,與你說話沒勁。
3、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求
兒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興趣和需求,嘗試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世界。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與你分享他們的所思所想。例如,可以通過參加孩子的課外活動、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等方式,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從而找到合適的話題進行溝通。
4、不要總嘮叨孩子
對于許多雞毛蒜皮的小事,父母總是喜歡嘮叨孩子,比如臥室沒有收拾干凈,總是好吃懶做。種種不好的習慣,家長都喜歡一直在孩子的耳根旁絮絮叨叨。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對于家長的絮絮叨叨表示不耐煩。所以,家長減少嘮叨,把話語的主導權交給孩子,很多比較小的事情,孩子漸漸長大之后,會有自己的態度和想法。
兒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的原因
1、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當父母們無法理解孩子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變得認為家長老是將認為對的要求強加在孩子的身上,甚至質疑和否定孩子們的一舉一動,讓孩子們覺得被操控、沒有自由。
2、打擊式教育。家長在與孩子聊天的時候,聊不到三句就忍不住說孩子笨的情況是比較常見,或是我們都有親身經歷過。對孩子不僅會出現只這樣言語上的打擊,更是習慣性用比較來衡量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聰明程度。這不僅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更會讓孩子疏遠自己。
家長怎么跟孩子友好相處
1、尊重孩子的選擇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他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張,自己的選擇。作為家長,不要一味的去否定孩子,有時候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比如說去讀興趣班,如果孩子真的對你報的興趣班不感興趣,就不要強迫他去讀,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有自主權。
2、給予關愛和關注
讓兒子感受到您的關愛和關注,這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至關重要。無論是在言語上還是行動上,向孩子表達您的愛意,例如擁抱、親吻、贊揚等。當您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對孩子的關注時,會讓他們感到被愛和重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