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9歲的孩子已經上三年級了,但是依然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無論對于學習還是生活,總是一副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的態度,什么事情都無法令孩子提起興趣。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失去了自主性,對此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9歲孩子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怎么辦
1、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面對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的9歲孩子,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慢慢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逐漸發展出獨立自主能力。首先,可以通過制定家庭規則,讓孩子明確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應該做什么。家庭規則可以由全家人共同參與討論,協商出一系列家庭成員都需遵守的規則和習慣。
2、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時候,9歲孩子表現懶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當孩子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他們就會更有動力去嘗試和參與。家長可以通過贊揚孩子取得的成績,鼓勵他們面對挑戰和困難,從而幫助孩子建立起積極向上的心態。
3、鼓勵孩子經常參加課外活動
經常參加課外活動能夠讓孩子身心開朗,只要在不耽誤孩子學習、沒有安全顧慮的情況下,經常參加課外活動的孩子動手和動腦的能力都很強。父母也可以經常帶孩子走出家門,外出旅游或參加社會活動是很好的學習途徑,不但能開闊眼界,豐富他的感性認識,帶著問題去觀察,在觀察中去思考,還能鍛煉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
4、提高孩子的定力
堅持與拖拉墨跡看起來差距并不大,有的時候可能只是一念之差,最后的影響可能就是天差地別。所以,培養孩子如何去堅持,尤為重要,當孩子的任務量過大不愿意堅持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的把任務量調小一些,化整為零,讓孩子分時段的去完成。同時家長也不要忘記言語的激勵與物質的獎勵,這都能促進孩子的動力,讓孩子更好的去堅持。
9歲孩子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怎么辦
1、父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要想讓孩子參與,就要給孩子相應的權利。當孩子想要去做某種嘗試的時候,即使我們知道會有困難,或者根本不會成功,但是也應該給他們一個嘗試的機會,而不是直接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否則會讓他們越來越害怕失敗,會使孩子不敢輕易嘗試新的事物,從而保持緘默、消極和被動的心態,越來越不想參與。
2、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天賦,他們有不一樣的思維和性格,進而會在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中發展。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最有效的方式是“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言行舉止和心態性格,進而選擇適合孩子的事物和方向。
比如:很多孩子他們其實并不喜歡和適合學樂器,但是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了相關的興趣班,但最后發現花了時間和精力,卻沒有讓孩子學到東西,反而讓他們更加厭惡樂器和藝術。
9歲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1、培養良好的習慣。在孩子9歲時,他們正在逐步養成各種好習慣的階段。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們培養規律的生活習慣,讓他們養成對自己和別人友善的態度,加強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并確保他們每天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2、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孩子。遵循每個年齡階段的特征,重視他們的學習過程,要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幫助和引導孩子。千萬別進門就是學習,出口就是成績,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逆反心理。學會少嘮叨,多傾聽,多聽孩子講述學校的事,少些批評,多些指導和共鳴。這樣,親子關系才能夠越來越和諧,孩子才肯聽進我們的建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