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針對11歲的孩子和父母對打的情況,家長要果斷干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的錯誤,以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冷靜,切記不能過激處理,否則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
11歲的孩子和父母對打該怎么辦
1、果斷的干預孩子打人的行為
當11歲的孩子和父母對打時,家長要果斷的干預孩子打人的行為。這個時候,要明確告知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尤其是和父母對打,然后態度一定要明確而且嚴肅,如果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試探你的容忍度,要果斷的打消掉孩子想要試探的念頭,讓孩子明確知道打人的行為就是不對。
2、家長要用冷靜的態度處理
11歲的孩子和父母對打的情況一旦發生,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然后溫和處理。這時,可以放孩子冷靜一會,讓大家都有一個緩和的平靜期,既讓孩子看到家長是如何處理生氣情緒的。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氣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靜的。同時也需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來消化他的情緒,等孩子發現沒有了發脾氣的理由自然會冷靜下來。
3、要讓孩子學會尊重長輩
不要過度寵溺孩子、父母要在家庭中明確長輩關系,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系和家庭其他成員長輩的關系。很多孩子都是小時候父母過度寵溺,無論孩子做什么都不管,只怕孩子不高興,使得孩子缺乏孝敬父母的意識。
這就導致他們叛逆、不高興時就與父母頂嘴、吵架,甚至動手,完全沒有尊敬長輩尊重父母的觀念。因此,父母要從小就教導孩子學會尊重長輩,一旦不尊重長輩就要進行嚴厲的批評,或者給予一定的懲罰,讓孩子明白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當然不能一味采取高壓粗暴強制的手段,父母要同孩子講道理,也要尊重孩子,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盡可能滿足他們合理的意愿。
4、要教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比如,出現憤怒情緒的時候,不能通過打人的方式發泄,可以打籃球、踢足球、跑步等等,通過一些體育運動,釋放自己的消極能量。還可以寫日記、找朋友聊天,和信任的長輩溝通等等,把情緒表達出來,尋求幫助。孩子只有學會正確地表達情緒,才能不被情緒控制。
11歲孩子和父母對打的原因
1、尋求權利
11歲孩子和父母對打的原因可能是尋求權利。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在六點之前寫完作業,可是孩子磨磨蹭蹭就是不想寫,偏偏要到九點才寫完。
這時,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受到了威脅,覺得自己開始失去了對孩子的控制權,孩子變得不聽話了,而且,父母感覺到被擊敗了,或者權利受到了挑戰,這種孩子可能會頂撞父母,可能是積極地,也可能是消極。總之,這是家長跟孩子之間的權利之爭,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總有一方需要妥協。
2、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壞習慣
有些父母無視這種情況,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或壞習慣:例如,當著孩子的面爭吵,這會使他們的父母感到不那么值得信任,而且孩子他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遠離父母,從而對父母出現過激行為,比如對打。
進入叛逆期的11歲孩子怎么教育
1、家長主動多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
了解到這個階段孩子的特殊心理需求后,能夠與孩子更好的溝通,從而能夠減輕孩子的叛逆。面對進入叛逆期的11歲孩子,家長要盡量多交流感受想法,這樣孩子也會多溝通自己內心的感受想法,能夠幫助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也有利于緩解逆反行為。
2、多關心愛護
11歲的孩子不聽話,有負能量,家長要多關心愛護他們。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大多屬于叛逆期,如果家長缺少科學方法,教育只是憑感情,憑經驗,就會導致孩子性格不健全。因此,這個時候不能采取訓斥或者是打罵,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要給孩子講道理,選擇適合的運動,給孩子正面行動上的引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