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的話,那就證明孩子的態度是非常消極的。這個時候,家長要認真觀察孩子的所作所為,然后根據孩子的性格正確的引導,試著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在哪。
青春期孩子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怎么辦
1、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我們要注意傾聽孩子,孩子跟我們說他的需求的時候,我們最好不要有特別大的反應。現在,一代人與一代人的想法差別是非常大的,可能孩子的一些需求在我們看來那是大逆不道,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或許就是正常的。在聽的過程中要注意能聽得懂,并且能分享他的感受,進入他的內在世界,不要輕易評判或否定,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2、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青春期孩子其實很擅長發現細節,但我們仍然鼓勵孩子要仔細觀察,讓孩子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容易忽略的時刻和事物上。比如一起出去散步,我們可以聊一聊顏色的樹葉,留意行動緩慢的毛毛蟲,或者聞一聞鮮花的氣味,讓孩子注意這些有趣的現象。
3、尊重孩子的興趣
現在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想孩子學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長把孩子的雙休日、節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事實,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家長這個出發點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所以,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興趣,這樣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4、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的話,那么家長需要塑造他們的正確價值觀。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家長需要把自己的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和傳承中,讓孩子理解并且遵守。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可以慢慢的引導孩子理解身邊事物的好與不好,從而對周圍的事物更有興趣。
青春期孩子沒有上進心怎么引導
1、尊重孩子的努力。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最重要的是取得進步,這個進步要靠孩子自身的努力才能達到。孩子成績單上的高分意味著孩子必須要勤奮才能達到,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他繼續攀登高峰,以增強他們的信心。
2、認真對待青春期孩子的每次提問。孩子充滿了好奇心,經常會向爸爸媽媽提問。面對孩子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要消極的對待,以免拉低孩子的求知欲。如果爸爸媽媽不知道問題的答案,也應該坦誠的告訴孩子,并積極尋找正確答案,找到答案后在及時反饋給孩子。
3、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學習,有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怎么教育
1、多交流
當然,這不是家長和孩子應該聊什么,而是營造一種自然的氛圍,增加隨意性和融洽性,把不時發生的一些問題和孩子分享。比如多注意孩子在做,找話題,和孩子聊天討論,不要總覺得和孩子相處融洽,你應該換個角度思考這些問題。
2、變說教為身教
說教的態度是居高臨下的,說教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話當真理,孩子必須聽,但實際上許多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說教,比說教更有力的是身教。身教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要身體力行,做給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說給孩子聽。所以不要把溫馨的家庭變成天天說教的課堂,多說不如少說多做,做給孩子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