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越大膽子越小的時候,家長不要著急去指責他們詢問原因,而是應該先去反思一下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言傳身教,從中就可以知道孩子越大膽子越小的原因,最后在做引導就可以了。
孩子越大膽子越小怎么回事
1、過度的關愛
孩子想玩一些運動,總會被大人冠以“太危險了,會受傷”之名,禁止孩子去做,擔心孩子受傷,所以危險的運動統統不可以做。這樣過度的關愛,在生活中也會死很常見的,但是殊不知,這樣的“保護”會阻礙孩子探索世界,失去很多學習和鍛煉的機會,逐漸的,會變得柔弱、恐懼,導致孩子越大膽子越小。
2、被過多的保護,失去獨自面對問題的能力
有的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了太多的保護,不僅照顧孩子基本的衣食,也會幫孩子排除可能存在的風險,使孩子一直是在安全的環境下長大,變成了“溫室的花朵”。由于他們不能經歷困難和苦楚,所以畏縮膽小。由此可見,從小被家長呵護長大的孩子,對家長產生的依賴性越大,長大就越膽小。所以,有的時候,孩子變得膽小,家長逃不了干系。
3、從不肯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得不到父母的夸獎和鼓勵,最后只會變得更加自卑。因為父母如果總是否定孩子的成就,會導致孩子變得畏畏縮縮,時間一長,自然失去了膽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膽量,所以一旦我們犯了錯誤,就會使孩子的成長受到阻礙,對孩子未來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孩子越大膽子越小怎么辦
1、學會放手
孩子的成長需要空間,家長要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面對。不要讓孩子養成對父母的依賴,從而膽小怕事。孩子成長過程就是一個生活經驗的積累過程。所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家長要讓孩子去探索一下危險的事情,比如: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家長不要急于幫助,先讓孩子面對嘗試。
2、多讓他自己做決定
有的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太過“無微不至”,孩子每天應該吃什么東西,穿什么衣服,甚至應該和什么樣的小朋友玩都幫他決定好了。孩子小的時候是需要媽媽的照顧,也需要媽媽的引導,但是媽媽不要過多地干預他,這樣會讓他變得很沒有主見。有些事情,媽媽要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選擇是錯誤的,媽媽再對他的行為加以引導。
孩子膽小不自信的表現
1、太過順從
家長們都喜歡乖巧懂事的孩子,可是卻不知道乖巧懂事和順從是兩碼事,太過順從別人的孩子,常常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做事情說話都沒有底氣。
這樣的孩子內心會比較自卑,因為他們自己都不認可自己,或者說是不敢認可自己。如果家長說什么孩子都照做的話,家長們可要注意了,這可能已經不是懂事了,孩子有可能是為了取悅別人或者擔心遭受責罵而順從他人的想法。所以,千萬不要什么事情都要求孩子跟著家長的思維走,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敢說出口。
2、自尊心太強
在一般的角度來看有自尊心是一件好事,自尊心可以刺激孩子努力上進的動力,在孩子們交際的過程中也會變得很得心應手。可是家長,也要知道如果孩子們的自尊心過于強,那可能就是孩子內心變得自卑的一個表現,而一般這樣的情況就是出現在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身上。
3、在家膽大包天,在外膽小如鼠
有的孩子在家各種調皮,看上去非常活躍,但是出到外面后就躲躲閃閃的,不敢和外人說話,即使叫他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敢。這其實也是孩子自卑的一種表現,所以家長不要忽略,因為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找不到心中的依靠,所以在外面很膽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