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孩子的影響特別的大,但是如果家長經(jīng)常性的忽略孩子,那么他一定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比如說變的自卑不自信,或者是覺得自己的父母并不是真的愛自己。
孩子自卑不自信的表現(xiàn)
一、害怕人多的環(huán)境,不敢和別人交流
有的孩子害怕人多的環(huán)境,不想去人多的地方,在公共場合甚至都不敢說話,平時只跟父母、爺爺奶奶等親人說話,見到其他人都不敢說話,有種社交恐懼。當(dāng)孩子聽說其他孩子出去玩,有了新朋友,生活豐富多彩,會覺得自己太差勁了,這是一種自卑的表現(xiàn)。
二、說話十分膽怯,對別人十分順從
有的孩子跟別人說話都會膽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有時候眼神都不敢望著對方。這樣的孩子還會對別人很順從,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很明顯的自卑的表現(xiàn)。
三、總是懷疑別人,喜歡“挑刺”
有的孩子總是懷疑別人,喜歡“挑刺”。通過批判別人來掩蓋自己的缺點或不足,這是一種內(nèi)心自卑、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過度自卑的孩子,就老會挑別人的不足,這是一種“自我保護(hù)”的方式。
孩子自卑不自信的原因有哪些
1、過少接觸外人
有的孩子從小就光待在家里,尤其是老人照看的孩子,除了父母、長輩,很少和同齡的小朋友在一塊玩耍,所以接觸外人的機會比較少,這樣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得不到鍛煉,所以在見到生人的時候會害怕,依賴性較強,無法獨立的適應(yīng)環(huán)境,所以家長要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一下,這樣能讓孩子與別人有更多的交流,慢慢的克服自身的膽小和害羞。
2、經(jīng)常的指責(zé)、否定孩子
很多父母都喜歡“批評式教育”,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習(xí)慣用教育的口吻對孩子說,其實孩子內(nèi)心極度渴望被父母肯定、贊賞,如果父母能夸獎孩子幾句,孩子會比得到任何獎品都要開心,而且也更有前進(jìn)的動力。
但我們做父母的總喜歡將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本意是為了讓孩子認(rèn)識到自己的不足,但殊不知,這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變得自卑膽小。
3、保護(hù)過度
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有的小孩在前面跑的時候,家長總會在后面喊著,慢點慢點,別跑了會摔倒的。
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于孩子總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都舍不得讓孩子去體驗與感受,但殊不知過度的保護(hù)會讓孩子失去面對陌生事物的勇氣,讓孩子變得膽小,正是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hù),才養(yǎng)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一旦離開了父母這個“保護(hù)傘”,孩子會變得不知所措。
孩子自卑不自信怎么辦
1、和孩子做朋友,多溝通多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少用命令的語氣,取而代之的是溫柔的建議。
2、傾聽孩子的想法,認(rèn)真思考孩子所提出的要求,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拒絕包辦一切的做法,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3、多鼓勵孩子的努力,少一些批評和指責(zé)。讓孩子充滿自信,并且可以堅定不移的朝著自己的理想去努力。
4、當(dāng)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不要澆滅孩子內(nèi)心殘存的火焰,而是要正確的指引孩子,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最后重燃內(nèi)心的熊熊火焰。
5、給孩子樹立一個時間的觀念,讓孩子知道什么時間應(yīng)該做什么,并且按照計劃依次執(zhí)行,避免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情況,最大程度的提升學(xué)習(xí)效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