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來說家長都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寵溺孩子,這也正是愛的體現,但是家長不應該處處讓著孩子,玩游戲的時候總是讓他贏,就有可能會讓孩子無法接受失敗,甚至玩游戲輸了就哭。所以家長應該適當的進行挫折教育,讓他們有敢于面對失敗的勇氣。
小孩子玩游戲輸了就哭怎么辦
1、父母讓孩子正確地看待游戲競爭,并且積極參與,可以讓他明白,想要脫穎而出,就要具備足夠的知識和能力。為了領先,他會努力地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的。
2、當孩子遇挫時,父母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給孩子自己面對失利的空間和機會。家長不要直接替他解決問題,而是和他一起討論,引導孩子去思考,然后讓他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和動機,常來自于遭遇過的挫折,當他的經驗足夠豐富時,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在日常生活中,要讓他知道自己和別人一樣,不是大家的主角。在和小朋友一起嬉鬧中,他和其他小朋友也都是一樣的。如果他肚子餓了也要讓他等大家到齊了再一起吃飯;去超市買東西吃就算是再嘴饞也要像大人一樣排隊。
4、要允許孩子表達情緒。我們容易壓抑情緒,覺得負面的情緒是不好的。但是如果孩子沒有充分表達他的情緒,積壓在心里,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各種令你摸不著頭腦的狀況。壞情緒不是洪水猛獸,只要被合理的疏通就能被轉化為好的,從而改掉玩游戲輸了就哭的習慣。
5、家長應該把孩子當成平等的身份看待,不要覺得陪孩子玩游戲就是等于哄孩子開心,隨便玩玩就好了,不用當真,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在和家長的游戲中有輸有贏,時間久了,他們就會把輸當成一件正常的事情,再也不會玩游戲輸了就哭。
怎樣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方法1:經常和孩子分享自己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讓他們知道即使是父母也有失敗的時候。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小,和他討論自己處理失敗的方式及心路歷程是丟臉、沒用的,其實這么做會讓孩子更了解父母,也更能思考成功與失敗的意義。
方法2: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呈現出軟弱,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態度影響孩子對挫折的看法。沒有人會一直成功,從不失敗。作為父母的遇到孩子經歷失敗的時候不要大驚小怪。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對比,這樣只會讓孩子對挫折感到羞恥,無法勇敢面對挫折。
方法3:不要過度保護孩子,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盡量讓他自己做,家長少代勞,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自理能力,對心理發育也有好處。從小就在生活上獨立的孩子,心理上的獨立也不會太差。而心理上獨立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會比較強。
小孩子心里脆弱怎么教育
一、家長與孩子的正確的溝通方式,應該是平等的,父母要和孩子形成一種朋友的關系,不要總是以長輩的身份去教導孩子,放下身份,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找出孩子內心脆弱的根源所在。試著長交流溝通,這樣既能打開孩子的心結,也能幫他解決問題。
二、小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因此平時孩子對某件事作出的決定,家長應及時給與肯定,不要一味的左右孩子的想法。其次,對孩子也要有適當保護,當孩子做某件事受到了別人的指責,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所以,家長需要對孩子及時進行正確的保護。
三、家長要注意一定要獎懲分明,不能因為溺愛孩子即便孩子做錯了,也毫無底線的選擇原諒,這樣只會讓孩子做出更多越界的事情,所以家長一定要該批評教育的一定要批評教育,該表揚的就要表揚。但注意在表揚和批評的時候一定要適度,把握好分寸,切勿過分夸大也沒必要不做任何表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