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過分寵溺的教育,很容易養出“懶”孩子,因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情都被家長代勞,因此當自己面對問題的時候,也就會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這樣的習慣對于高中孩子來說是致命的,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總是要別人催促著,那么是不可能取得優秀的成績的。
高中孩子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怎么辦
1、有的高中孩子學習沒有動力的原因是高考目標不合理,因為難以實現的高考目標對于孩子來說不會有任何激勵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變得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所以,家長要與孩子一起確定更為合適的高考目標,最好是孩子通過一定的努力有希望考上的大學,這樣的目標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2、父母要督促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要把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安排到每天的學習任務中,因為有效的預習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聽課效率,更好地消化吸收老師的講課內容,而及時的復習則可以降低遺忘率,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新學的知識點。
3、不要用客觀原因來推卸責任,要從自己身上尋求改進。真正的主觀原因應該是尋找那些可以改變的因素,比如“我還不夠努力。”“我在做題的時候比較馬虎大意。”“我在這上面花的時間還不夠多。”這樣才能促使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發奮,而不是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
4、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比如說高中課程中,自己的孩子更擅長什么,對哪一科感興趣,那就讓孩子多一些發揮的空間,盡可能的展示自己的優勢,這樣對于孩子來說也會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在不斷的努力學習下,才會更加有成就感。
5、父母要幫助孩子增強孩子信心,勇于面對學習的挫折和困難。記得我的孩子在讀初一的階段,他開始不喜歡讀書,他記憶力經常很差,背誦總是提不起神,致使他的考試成績也非常差,就是有了信心,后面就跟上來了。
高中孩子學習壓力大厭學怎么引導
方法1:高中學生應該給自己一個正確適當的的定位和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在怎樣的一個位置,有沒有提高和進步的空間。不要盲目的確定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這樣只會讓自己覺得學習無望。
方法2:可以讓孩子列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讓孩子列出曾經做過的有成就感的事,想想自己曾經擁有過的“輝煌”。這樣,在激勵中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喚起他們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
方法3:父母應該在生活當中,讓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和重要性,平時可以讓孩子體驗生活,讓孩子明白為什么學習,了解到學習的重要性,孩子就不會在出現厭學的問題了。
高中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怎么辦
一、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陪伴。當他感到緊張時,家長不妨參與進來和孩子一起“作戰”。例如,孩子在上場前感到緊張,家長可以和他一起感受緊張的滋味。畢竟多一個分擔孩子的憂愁,孩子的內心就能舒展很多。
二、孩子出現畏難的情緒,最主要原因是他的自信心不足。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即使孩子犯了錯,父母也要寬容地對他,不能對他進行打罵和責罵。
三、幫助孩子做一些正念練習,調整自身狀態。所謂的正念就是指當一個人在面對外界的是是非非時,能做到專注而不評判,不生憎愛之心,不貪不厭,專注做好自己,不受他人影響。想要孩子做到這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進行一些冥想游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