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都會寵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寵愛也要注意度,一旦過了頭就成了溺愛。當孩子離開父母需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時,會發現他失去了應對挫折的能力,其危害是很大的。家長不要在物質上過分滿足,同時也不要對他有求必應。
對孩子溺愛的危害
危害一:冷漠無情。父母過分溺愛,會讓孩子覺得別人對她好是理所應當的,所有人都應該圍著他轉。長久下去他們就不會體諒別人的難處,缺乏同情心,變得越發冷酷無情。
危害二:自卑膽小無擔當。長期在父母羽翼保護下的孩子,缺乏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度依賴父母,往往會養成自卑膽小的性格。他們很容易被生活中的各種挫折打倒,缺乏責任感,容易崩潰,很沒有擔當。
危害三:脾氣暴躁易怒。父母對孩子的需求給予無條件滿足時,孩子內心是沒有感恩的,認為是理所當然。當父母停止供給時,孩子的脾氣會隨著內心的煩躁爆發出來。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也要理性的愛,父母要懂得延遲滿足他的需求,甚至會間歇性滿足,讓他知道有的東西是會被拒絕的。
危害四:遇事抗挫折能力差。做父母的都會認為孩子做不好任何一件事,孩子的參與不是幫自己,而是給自己惹無盡的麻煩。當父母這樣想的時候,父母已經在寵溺孩子的道路上漫步前行了。
危害五:不懂規矩。孩子從小就要讓他釋放自己的天性,如果對孩子溺愛會使他們的天性難以釋放出來,怕會耽誤了孩子。其實這種擔心多少是有些錯誤的,孩子是需要釋放自己的天性,但是如果因此就徹底放手不管任意散養,那么他從小就沒有一點約束,就會越來越不懂規矩。
怎樣避免孩子在溺愛中長大
一、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事情
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他可以做到的事情,讓孩子慢慢學會自理,體會勞動的艱辛,感受實現自我價值的快樂。這樣孩子在成長那個過程中更不容易被困難打倒,心理承受能力和調節心情的能力也更強,更容易在這個社會更好地生存下去。
二、避免隔代溺愛
讓老人幫忙照顧小孩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溝通好孩子的教育問題,約定好當孩子做錯事時,讓家長單獨教育,老人不要干涉。如果教育孩子時老人一直插手,家長也可以選擇和老人分開住,一定要明確自己教育孩子的原則,不要讓老人多次破壞這個界限。
家長溺愛孩子有哪些表現
表現1:公然袒護孩子。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有些媽媽會覺得爸爸太過嚴厲,即使孩子做錯了也不能這么兇地對待孩子,就會站出來替他說話,搞得爸爸里外不是人。孩子會意識到自己背后有媽媽撐腰,犯錯也沒關系。
寵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溺愛就是父母的過錯,把握愛孩子的尺度,做到能收能放。家長不能時時刻刻都陪在孩子的身邊,孩子總要學會獨立面對人生的際遇,過度的寵愛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表現2: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喜歡什么,想要什么,家長立馬掏出錢包,滿足孩子的需求。這種輕易得來的物品會讓孩子很快失去興趣,轉向下一個目標。如果家長無止境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會導致孩子養成喜新厭舊的性格,不懂得珍惜。而且,孩子會有得失心和虛榮心,過分注重外在的享受。
表現3:不讓孩子社交。很多家長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只有家里是最安全的。平時不怎么帶孩子出門,也不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享受孩子依賴自己、離不開自己的行為。這樣的孩子不是膽小怯弱就是霸道無理,性格反差很大,長大后也容易在為人處世中遭遇打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