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時候小孩磨蹭是因為沒有意識到后果,家長可以適當的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如果遲到了也讓他們自己承擔后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后,就會及時的改正。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樹立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時間的珍貴。
小孩磨蹭的原因
原因一:父母包辦太多。有這樣一種情況很多媽媽是急性子,看到孩子吃飯慢,就給孩子喂飯,不讓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書桌亂糟糟的,就去幫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學遲到,就幫孩子穿衣服等等,父母為孩子代勞太多,就會讓孩子滋生嚴重的依賴心理,有些事情不愿意做就不做,反正他知道家長看不過去就會幫忙。
原因二:孩子不喜歡做。小孩磨蹭是因為對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要么不愿意做,要么就是磨磨蹭蹭的做,表面在做實際心里很抗拒。當叫孩子去打掃衛生,或者去洗自己的衣服時,就說要上廁所,口渴了等等,找借口不做,實在推脫不了了,那么就是很不情愿的做,以很慢的速度做。
原因三:父母太過嘮叨。一件事情如果說得次數、話語過多,會導致被說者更不愿意去做,甚至還會出現煩躁、不耐煩的情緒。因此,孩子在面對父母嘮叨的時候,常常會以不妥協、不合作等磨蹭拖拉的方式,來反抗家長對于他們生活和思維的管束。
小孩磨蹭的改正辦法
讓孩子知道磨蹭的后果。小孩磨蹭會很耽誤事,他們沒有意識到嚴重的后果。家長可以找機會讓孩子拖拉一次,比如早上賴床,那就讓他多躺一會,不用催促,等他起來晚了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直接送他去學校,一上午恐怕他都要餓肚子。這樣他就知道以后再賴著不起床,早餐都沒得吃,下次會迅速起床吃飯。
孩子的事情少插手。大人都知道“偷懶”,愿意做的事情會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很排斥,但有人幫助的時候,就覺得有人可以依靠,做事就不積極了。而孩子也是如此,他寧愿多花時間玩,也不愿做一些生活和學習上的事情。掃地、洗襪子、洗碗,都可以讓小孩嘗試,在這些經歷中,他才會體會到家長的辛苦,才會懂得心疼家長。
樹立時間觀念。給孩子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對于時間的管理更是一件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家長可以教孩子去列計劃、列清單。讓他們將時間計劃放在自己的腦袋里,這樣有了計劃他們也就會有一些約束,剛開始實施起來會比較吃力,慢慢就會變好了。
孩子做事沒耐心怎么辦
幫助孩子找到其興趣點,將被動變為主動。只要家長仔細進行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并不是對任何一個事情都缺乏耐心,家長可能會看到他們擺弄玩具時,常常是坐在那里半天不挪地方,一點也沒有厭煩感。為了能夠幫助提高孩子,對任何其他事情發展都能通過耐心對待,家長可以提供給他講“鐵杵磨成針”的故事,使他安靜地坐下來。
父母要做耐心典范。為了能夠培養自己孩子的耐心,建議家長進行暫時舍棄看電視、打麻將等娛樂文化活動,可以試著去督促自己的孩子。只要這些他們一出現浮躁的情緒,家長就在旁邊要求提高孩子需要學會克制,讓他們堅持下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