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一些高中生從小就在家長的庇護下成長,以至于很多小孩從小就沒有讓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只知道埋頭苦學,以助于孩子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但是在進入高中之后,就需要他們獨自生活,那些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不僅生活質量下降,還會影響到人際交往。
高中生懶惰家長應該怎么辦
1、孩子設計一個時間表,讓孩子變成一個自律的人。譬如吃飯的時候只有30分鐘時間,數學作業必須要在7點之前完成,以此類推。如果說耽誤了時間耽誤了進程,那么就需要立刻奔往下一個任務當中,然后不斷的讓孩子去反思,到底是為什么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任務。
2、絕對不能嬌慣孩子,要讓孩子懂得“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養成孩子自律的習慣。很多時候,孩子的陋習都是在家長的嬌慣下養成的。所以,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必須適當地嚴格起來,嬌慣是絕對要不得的。
3、家長平時在孩子面前要做好自己,要展示出良好積極的一面,這樣才能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產生良好的影響,才會帶動孩子越變越好。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因為父母對他們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自然可以很好地教育好子女。
4、很多的家長在聽到孩子抱怨后就處于疼愛的心理,幫助孩子完成,但是殊不知這樣恰恰是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或者用激將法讓孩子多動手去做自己的事情,慢慢就會好起來。
高中生懶惰的原因
原因一:市場經濟社會,因為商業氣息比較嚴重,整個大環境對物質和金錢的追求影響著孩子們的價值觀,在這樣大的社會環境影響下,很多學生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從而懶惰。
原因二:現代家庭孩子較少,一家人都把孩子看得很重,溺愛一點也無可厚非。被溺愛的孩子往往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么事情都沒有親自嘗試過。時間一長,孩子就什么也不會,什么事也不想動手,就變成了一個實足的“懶漢”。
原因三:孩子之所以懶散,且對時間沒概念,其實跟家長有很大原因。那些總喜歡催促孩子,或者習慣幫孩子做事的父母,是你們助長了孩子的懶惰之風。因為他知道,就算沒有完成,也會有父母幫忙,所以一切都無所謂。
高中生懶惰的危害
第一、孩子懶,不愿主動地去做一件事,這就會造成他們在學習中,也不會主動專心的學習,碰到一個問題存在一些難度就不愿嘗試著去解決,而且如果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者經歷到挫折,很輕易地就會喪失斗志,沒有上進心,容易半途而廢。
第二、生活懶散的人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同樣會降低,因此對待生活的幸福感會大大減少。一些事情做不好,會導致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大大削減了孩子的自信心,甚至發展為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第三、習慣性懶惰會導致孩子的興趣感進一步降低甚至完全消失,只會對感官刺激產生興趣,比如美食、手機游戲、玩耍等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