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進入初中之后,需要學生們學習的內容和難度都提高了很多,有的孩子在小學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困難面前很容易就變得懶散拖拉不求上進,這樣的性格,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也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作為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
初一孩子懶散拖拉不求上進怎么教育
1、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給孩子制定一個可行性的計劃表,告訴孩子按照計劃表上的做一些事情,并且做好。如果孩子拒絕這樣做,家長一定要用自己的威嚴來教育孩子,遇到孩子不能一個人獨立完成的計劃,家長也不要懶省事,一定要輔助孩子完成,但是不允許孩子不做,或者是中途放棄。
2、其實孩子沒有上進心,并不是一生下來一直都沒有上進心的,只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用了不好的學習方法,導致孩子沒有信心好好學習。所以父母幫助孩子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孩子愛上學習,還能夠讓孩子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父母想讓孩子進步上進,要先做到以身作則,不能自己玩著手機去數落寫作業的孩子不上進,這樣孩子不僅聽不進去還會產生逆反心理。同時父母應該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并且不斷的鼓勵孩子。
4、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對孩子給予適當的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是被期許的,他有待完成的任務。不會讓其有形成每天都是無所事事的思維。有時候,在一定的壓力下孩子能爆發意想不到的能力。
初一孩子懶散拖拉不求上進的原因
原因一:自我約束能力差,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但是什么時候該玩,這就是應該思考和選擇的事情。有很多的孩子對于自己的約束能力是很差的,在遇到打游戲和寫作業這兩件事情的時候,就容易不受自己的控制,選擇讓自己更開心地打游戲。
原因二:父母太勤快,包辦太多,除了讓孩子失去了鍛煉獨立生活能力的機會,還對其心理造成了一定影響。比如,你一直不給他鍛煉的機會,導致他什么都不會,不會地太多了,就越來越不敢嘗試,越來越依賴媽媽,這不利于他獨立人格和自信心的培養。
原因三:對學習沒興趣。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內部動力,學習興趣具有激發學習行為的作用,缺乏學習興趣的孩子,往往學習懶惰、無精打采,聽課時容易走神,不愿意動腦思考問題。
初一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第一、孩子生活中懶惰拖拉,往往也會帶入到學習當中,因此家長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幫助孩子強化時間觀念,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規定時間完成。而這些事情必須在生活和學習中方方面面都要有所體現,包括吃飯、學習,哪怕是洗澡,也都有提醒孩子,要在規定時間完成。
第二、鼓勵孩子的求知欲,豐富孩子精神上的需求。一個人在小的時候,特別是青少年時期,需要養成樂于勞動,讀書,和別人交往,從事體育活動的習慣。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預防懶惰的免疫力,積極培養孩子這些習慣對孩子的整個人生都是有幫助的。
第三、自己在家辦公時給孩子做好示范榜樣作用,自己如何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的。初一孩子拖拉還與孩子主觀專注力不集中是分不開的,家長可以嘗試多種方法提高孩子專注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