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在面對孩子磨蹭、不專心的時候,下意識就會用威脅、吼叫的方式,認為這樣才能“制服”熊孩子。事實上,我們制服的或許只是我們自己內(nèi)心的那個怪獸罷了,孩子還是在磨蹭,他不為所動的在做自己的事情,那孩子懶散拖拉怎么教育?
1、培養(yǎng)限時完成任務的習慣
上小學前,因為不是正常的義務教育,時間上沒有緊迫感,父母一般會允許孩子邊玩邊做,孩子一旦養(yǎng)成這個習慣,上小學后也很難改。在幼兒園階段,就要培養(yǎng)孩子限時完成任務的習慣。給孩子準備一個沙漏或者番茄鐘,進行各項任務時,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讓孩子有一種緊迫感。上學后這種習慣會保留下來。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小學前,父母認為孩子小,事事代勞。孩子上小學了,就認為孩子長大了,突然停止代勞,孩子的節(jié)奏跟不上父母的要求,父母就會埋怨孩子磨蹭。為了避免上學后磨蹭,父母要提前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慢慢找到相應的節(jié)奏,逐步加快做事的速度。父母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磨合,到上小學,磨蹭的問題就不會特別突出。
3、用積極的指令代替催促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疼愛有加,有耐心等待孩子,等孩子上了小學,規(guī)則意識更強烈,父母對耐心被磨平,看到孩子磨蹭就會忍無可忍地催促,讓孩子難以適應父母180度的態(tài)度變化。不管孩子在哪個階段,父母都要有耐心,少用“快點”“趕緊”這些詞,而是提前給孩子指令,告訴孩子在幾分鐘后需要干什么,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孩子就能夠按部就班。
4、給孩子做榜樣
有不少家長,會認為教育孩子就只是“教育孩子”。而我認為,教育是雙向的,被教育的還有家長自己。孩子磨蹭,沒有我們的問題嗎?比如上文中我在一旁看著孩子寫作業(yè),跟孩子說話,這就是我的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并換一種陪伴的方式,孩子磨蹭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