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缺乏主見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比如做任何事情都會磨磨唧唧、優柔寡斷,沒有自己的想法。而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就會變得內向不愛說話,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父母要重視家庭教育,讓他成為一個有主見有目標的人。
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怎么辦
1、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被尊重,也都會有想表達的時候。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另一方面是不會與人溝通交流。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空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多去跟孩子溝通交流。問問他在今天在學校學習了什么,跟朋友一塊玩的開不開心,有沒有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等等。
2、教孩子學會思考
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讓他們學會在表達前,把自己想要說的先在腦海里思考一下。這樣他們表達出來的想法條理清晰,并且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提升。會思考的孩子一定是有主見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3、給孩子表現的機會
小孩子的成就感就來源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家長可以讓孩子幫助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然后對他進行夸贊。經常受到父母夸贊的孩子,會變得自信又開朗,這樣的孩子一定有自己的主見。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微小的事情,都能讓孩子從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
為什么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
1、家長對孩子過多的批評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因此有許多家長會對自己的孩子有著過高的期望。當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就會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貶低他們。這樣就會造成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變得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唯唯諾諾、內向。因此,父母應該在空閑的時候,多學一些教育孩子的相關知識,學會怎樣正確的教育他們,而不是只會批評打罵孩子。
2、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
現在很多家庭因為家中只有一個孩子,就會對孩子過度寵愛,過度保護。使得他們沒有一點點主見,遇到困難只會向父母尋求幫助。最終會造成孩子什么事情也不會做,遇到問題也不會想辦法去解決,變得不自信,只會老老實實聽父母的話。
沒有主見的孩子如何變得有主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有主見,但很多時候父母的做法卻與之相反。比如: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盛飯,但是卻怕飯太熱會燙傷他,就什么都不讓孩子做。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學會獨立,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
父母可以在晚上睡覺之前,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歷史小故事。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成功的典型事例或者身邊反面例子,讓孩子深深地體會到認識到“沒有主見”對人的影響及危害性,從而提高他們的“主見”意識。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