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是學習機器,整天圍著書本不一定能有好的學習效果,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和厭學心理,導致孩子不上進對自己沒有要求,每天都是得過且過,上學就是在混日子,一旦家長發現孩子有懶惰、不想學習的行為或語言,就在在學習上繼續加壓,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孩子不上進,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孩子不上進對自己沒有要求怎么辦
1、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給孩子制定一個可行性的計劃表,告訴孩子按照計劃表上的做一些事情,并且做好。
如果孩子拒絕這樣做,家長一定要用自己的威嚴來教育孩子,遇到孩子不能一個人獨立完成的計劃,家長也不要懶省事,一定要輔助孩子完成,但是不允許孩子不做,或者是中途放棄。
2、其實孩子沒有上進心,并不是一生下來一直都沒有上進心的,只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用了不好的學習方法,導致孩子沒有信心好好學習。
所以父母幫助孩子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孩子愛上學習,還能夠讓孩子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當然父母除了要幫助孩子找到好的學習方法,還要給孩子創造學習的環境,孩子在家里的時候,父母可以在沒有家務的情況下,讀讀書、看看報等等。
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孩子在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安心學習。
3、首先,孩子沒有上進心應該是他對于做自己還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適合做什么或是對什么感興趣等等。
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去責罵批評孩子,而是要幫忙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對自己有個全面的客觀的外認識。
4、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讓孩子學習必須的功課,還需要去接觸一下對他人生有幫助價值的事物,讓他能夠通過不同的方面去認識世界,增加他的好奇心,從而就會比較有興趣去對未知的世界進行探索。
5、有時間的時候一定要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有關社會實踐方面的活動,通過自己的動手去接觸他的動手能力。
在動手的時候,腦子同時也會進行一些相應的思考,這樣慢慢地他就會不斷的積累自己各個方面的知識,這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是很有幫助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