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有時候可能就會發現,有些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就是無欲無求,對所有的一切都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其他東西都對他們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但這樣的孩子不僅是沒有上進心的,也是會長期會處于消極的狀態。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予以孩子引導,讓孩子能夠正確對待。
孩子無欲無求也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1、用競爭意識點燃孩子內心的激情
很多家長對于“競爭意識”常常是談虎色變,覺得競爭只應存在于成年人的世界和規則中,若是對未成年的孩子強調競爭,那是一件過于殘忍的事情。可事實上,競爭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的生存、生活和發展無時無刻不處于競爭之中。
競爭讓社會更有活力,讓個人更有激情;競爭常常能夠讓人們發揮出體內最大的潛力,獲得更加優秀的表現,這種因競爭而展現出的強大勢能就是“競爭效應”。當孩子的競爭意識被激發出來,那他也就不會沒有上進心了。
2、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當家長面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時,先不要用經驗論否定孩子,“這件事你肯定做不了”、“你的想法真可笑”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失去挑戰的欲望。
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就要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工作,問一問孩子的真實想法是什么,為什么想做這件事,或許家長會發現,孩子的觀點中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3、給予孩子適當的壓力
當孩子處于無欲無求的狀態中,以及也沒有上進心時,那他們對于學習或者其他一些方面,往往會表現得比較消極。但是他們在有了適當地壓力后,這種消極地態度往往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對于學習的態度也能得到更為正確地認識,這對于之前“溫水煮青蛙”的孩子來說,無疑是種巨大的轉變。
孩子無欲無求也沒有上進心的危害
1、無法承受生活中的壓力
生活不會一直風平浪靜,孩子的生活也是一樣。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孩子很多時候也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
這種壓力或許來自一場大型的考試,或許來自一個需要獨立完成的任務,無欲無求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壓力必定會變成慌張、不知所措,甚至被困難打到,變得一蹶不振。
2、限制孩子的思維
安于現狀里的人喜歡享受舒適和平靜,直接拒絕感受或感受不到外界的各種刺激。因為他們相信,不管發生了什么,總有一個避風港能提供給他們保護和安逸。
這樣的想法對于孩子來說就直接等于告訴他們:你什么都不用做,這個舒適的環境可以提供一切。但這樣最終就會導致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會變得越來越小,思維能力也越來越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