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許多學生因為在上學的時候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太大,或者建立的目標太遙遠,讓孩子心里有了太多壓力,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產生厭學的情緒。當家長發現學生不想讀書時,及時詢問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學生不想讀書了怎么開導
1、在上學前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慢慢進行引導,和孩子達成共識,讓學生知道讀書會給自己帶來哪些好處,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發現學習中積極的一面。
2、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贊賞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當孩自不想讀書了并且告訴了家長,家長一定不要責罵孩子,要心平氣和的詢問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家長要學會支持孩子,先讓孩子在上學這件事情上不抗拒,然后孩子一起解決不上學的原因
3、理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有時候孩子會因為一些題不會做,考試成績不理想,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太高,導致孩子有太多的心理壓力,讓孩子討厭學習,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告訴孩子盡自己最大努力就行了。就算成績不理想父母也不會責怪孩子。
4、指導孩子的學習方法,輔導孩子時,不要取代孩子的學習,而是教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如何使用參考書幫助學習,如何背誦和記憶學習點等,幫助孩子設定努力后可以實現的學習目標,鼓勵孩子完成目標,在出現負面情緒時積極調整,完成目標后給予適當的獎勵。
學生不想讀書的原因
1、學生學習的動機不強,缺乏學習目標
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他們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只是在老師家長的強迫下學習,不想讀書的心理逐漸增加讓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降為零。
2、看不到希望
平常學習很用功,但是考試成績下來就是不理想,這些學生就覺得自己學習很沒有用,這樣的學生缺乏自信,只會否定自己,因此對學習產生厭煩,不想讀書。
3、家庭氛圍的影響
有時候學生不想讀書和家長的教育有關,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家長平常對孩子不關心,或者對孩子過于溺愛,學生就會感覺家長對自己不關心,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關心孩子,尤其是孩子上學的時候,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