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青少年的父母都深有體會:那個從小無比依戀你、圍著你轉的“跟屁蟲”,會在某天突然拒絕你再拉他的手;那個總是快樂、滿足、合作的小孩不見了,眼前的孩子悖逆、憤怒、沮喪……這一切都讓做家長的手足無措。
青春期的孩子,雖然生理上已經有了大人的樣子,但是心理上還是不成熟的;所以家長們在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先學會“改變自己”!
1、青少年再讓父母頭痛,也還是一個并未完全長大的孩子,在一部分上還必須跟父母建立緊密的連接,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即使還愛戀父母、享受親子關系,他仍渴望在心理上跟父母分立,拉出一定的距離。你是你,我是我,我不再只是你的小孩,跟前跟后,這很自然。根據許多研究,只要親子關系基礎穩固,親密感還在,孩子在重要價值觀上,還是比較認同父母。即便如此,也絕對不要指望青春期的孩子會說,“媽,你講得好有道理”、“爸,我真希望能像你一樣。”這根本不可能。
2、對青少年要觀其行,不要一直聽其言,因為父母的情緒容易被孩子的態度和言語挑起。父母要去觀察,即使孩子當場態度欠佳,只要后面的行動修正了,就表示他有聽進去。父母親也要體認青少年所處的生活環境完全不同于父母的年代,某些價值觀的變化是必然,也必要。如:他們現在用iphone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業已經是普遍現象,有時還一邊聊微信。要用父母那個年代的標準去跟他們談,根本沒說服力。
3、青少年不聽話,其中可能是由很多的原因導致的,有些孩子是想要表達自己的意志,有些孩子是想要爭取自己的空間,也有些孩子是希望獲得父母的注意。根據孩子不同的情況,對癥下藥進行科學的疏導和治療對孩子來說可能才是更加必要的。如果您希望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您可以預約一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幫助您引導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