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年級孩子剛剛進入學校,他們還沒有很好的獨立性,也就不能適應學校的學習,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也就很難獨立完成。所以家長就需要對孩子進行督促,以及逐漸去培養孩子能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才能讓其更好的去成長。
一年級孩子不能獨立完成作業怎么辦
1、教孩子掌握作業方法
一年級孩子較主要的問題就是識字量,和閱讀理解能力達不到獨立完成作業要求,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做作業時,一口氣完成作業,不會不懂的先跳過去。
這個方法對于一年級學生有需要,等做完后再回頭挨個審視不會的題目,才能尋求家長的幫助。家長也能根據作業情況理清孩子的哪些方面知識點需要輔導加強,同時也要拿筆記本做好記錄,把孩子每次寫作業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一周進行一次作業回顧和練習。
2、與孩子應做到適當分離
有些時候不僅是孩子形成依賴,家長們對孩子也難以割舍。很多家長們總是借口說要監督孩子寫作業,害怕錯誤率太高或是無法完成。這是就建議家長,自然行為結果和合理行為結果應該讓孩子自己來承擔,知道了后果是什么,就不會拖延了。
對于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孩子,那家長們就應該允許孩子犯錯,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不會的難題時,應該耐心解答,而不是嚴厲批評。等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在認知上有一個成長。
3、立規矩,見長效
我們都知道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自我約束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腦子里還沒有把學習當回事。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立好學習的規矩,就比如題主所說的寫作業的問題,給孩子規定在多長時間內需要寫完,當然肯定是給孩子充裕的時間。
目的就是讓孩子有時間的緊迫感,為以后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基礎。孩子眼里沒有時間概念,就會導致作業拖拖拉拉,久而久之也不會拿學習當回事,也就會出現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情況。
一年級孩子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原因
1、家長過渡干涉
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未來,想不遺余力的幫助一年級孩子,一遇到問題就幫孩子解決。其實這并沒有幫到孩子,還養成了依賴性,導致孩子不管會不會都要問問爸爸媽媽。問爸爸媽媽的過程,又會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導致作業寫到很晚。
2、孩子在尋求關注
孩子有時候故意磨蹭,抱怨作業難、不會做,其實是想獲得媽媽的關注。很多家長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家務,并沒有太多精力陪孩子。而只有在輔導作業時,才能跟孩子近距離相伴。孩子都很聰明,知道家長對“作業”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自己,所以經常把“作業”當成誘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