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經歷的事情還比較的少,對于很多事情的理解比較淺薄,更不用說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所以孩子不會讀題、讀不懂題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就需要家長及時出手,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養成較強的理解能力。
一年級孩子不會讀題怎么辦
1、家長們必須要理解,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不會讀題目真的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尤其是像我們家一樣,沒有啟蒙閱讀的孩子,所以,家長要先放平心態,不要過于焦急。
2、可以給孩子讀兩遍題目,然后讓孩子自己讀一遍,不熟悉的字注上拼音,引導孩子講一下題目的意思,如果不明白就在讀一遍,這樣孩子不僅加深了對生字的認識,還提高了理解能力。
3、讀好題,需要較大的識字量。從以往帶班來看,一年級較大識字量的孩子在上半學期基本可以做到自己讀題,較慢的到一年級結束還有一半左右的字不認識。這個差距就是孩子有沒有很好的閱讀習慣。所以重視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多閱讀,在閱讀中識字。
4、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先輔助讀題,在讀題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過去,常用在題目里的字就那么多,時間長了孩子就能認識了。
5、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適當的放手,拿到一份作業,首先讓孩子獨立思考慢慢做,實在做不起的,家長才幫助孩子講解思路、步驟等等。
一年級孩子不會讀題的原因
第一、從剛開始接觸學習,因為識字量的原因,孩子的作業基本都是家長或者老師讀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題目都是大人讀的,他們只管做題就好了,養成了惰性,自然不愿意讀題。
第二、孩子讀題了,但還是做錯了,家長總覺得是孩子沒讀題或者讀題不認真,其實有可能是對題目的理解問題,也有可能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認識字未必能理解其中的意思,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都認識字,但閱讀理解能力卻不好。
第三、家長要教導孩子逐字逐句的閱讀題目,有些孩子就比較的著急,經常會跳字隔字的去閱讀,這樣的習慣就很容易遺漏題目中的條件,曲解出題人的意思。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教育孩子用手指點著作業,慢慢的看,直到完全理解為止。
提高孩子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1、其實閱讀能力也是一個人最基礎的學習能力,決定著學習效率,尤其在這信息時代,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于孩子來說,各門學科的學習都要依靠良好的閱讀能力,沒有了這一基礎,孩子頭腦再聰明也使不上力。
2、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兩個是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想象力往往要在小時候就開始加以培養,因為一年級的孩子想象力最為豐富。他們會認為,繪本故事里的小動物和物品,都是有生命的,會說話的。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們要多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和心理的變化,多做有益于孩子發揮想象力的事情。
3、讓孩子能回答書后的問題,寫出預習筆記,并對文章有自己的評價。閱讀課文后,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請教老師和其他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