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小時候,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模仿家長,而家長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媽媽也是最經常接觸孩子的。但當媽媽的脾氣暴躁,也就會對孩子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還是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才愿意去接受媽媽的教育。
脾氣暴躁的媽媽如何控制情緒去教育孩子
1、注意自己的言語,讓孩子試著監督自己
脾氣暴躁的媽媽不止容易脾氣爆發,有時候說話也會刺傷孩子,為了不給孩子留下不健康的心理陰影,家長在面對小孩子的時候說話語氣要盡量溫和,不要把不好的說話習慣傳給孩子。
如果家長經常發火,可以和孩子商量好,讓孩子監督自己,家長一發火,就讓孩子提醒家長該怎樣做,慢慢的,就能克制家長的不良情緒了。想讓監督有實效,可以給孩子一些特權,比如媽媽發脾氣時,可以允許孩子扭家長一下作為懲罰。
2、暫時離開孩子的身邊
也可能當你放下了執念,可是脾氣有時候還是會上來的時候,你就暫時離開孩子。比如到你的房間去,拿起枕頭摔打,把這一份怒氣發泄出來。
因為我不建議媽媽們總是忍著憋著,這樣對身體健康也不利,所以要把它發泄出來。當然,不能摔那些貴重的東西,一定要是摔那些軟的摔不爛的東西就好了。這樣發泄完了以后,等你平靜下來、緩和下來,再去處理孩子的事情,才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3、跟孩子細心交流
脾氣暴躁的媽媽在說完孩子之后,雖然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出去了,但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當父母對孩子吼叫時,孩子會變得非常弱小,有的孩子會哭,有的孩子會撇嘴不高興。
等到你回過味來,哪怕是加倍細心哄著孩子,孩子的心理傷害已經造成了。當你下次再有吼叫的意思,孩子就會擔驚受怕。與其這樣,還不如剛開始就跟孩子細心交流。當孩子把某件東西弄壞之后,問問他究竟是什么原因,雙方都了解后,自己也就沒有那么大的脾氣了。
脾氣暴躁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情緒
我們都知道,身邊只要有人發脾氣,那么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情。不管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人,都不例外,只不過是影響程度的深淺而已。當媽媽發脾氣了,孩子同樣會受到媽媽的情緒影響,一是內心感到害怕,內心沒有安全感和溫暖感;二是害怕媽媽轉過頭來就拿自己出氣。孩子會特別的緊張,心情也會很壓抑。
2、對親子關系的影響
如果身為一個媽媽經常脾氣暴躁,就會給孩子一種恐懼感,讓孩子不會輕易的接近你,因此產生畏懼的心理,會沒有安全感。在孩子的生長道路上,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其實父母脾氣漸長的同時,孩子的壞習慣也在逐漸增長。如果有一天孩子也在對你發脾氣,你就會知道,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都在于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