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老師面對的是很多個孩子以及家長,在教育時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給家長反饋學生情況后,家長要及時的回復,接受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并且老師主動溝通是抱著解決的態度,家長一定要理性看待,并且進行積極引導。
老師給家長反饋學生情況該怎么回答
老師給家長反饋學生情況,家長可以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心與照顧,同時要跟老師聊一些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并且告知老師,孩子在家里個個方面的各種表現,他的不足之處,希望老師能夠與你常溝通,教育自己的孩子,改正孩子的錯誤,彌補孩子的不足,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無論接到怎樣的反饋,家長都不要心急,聽老師完整的把事情敘述完整,表達完她的意思。如果跟你的預期相差甚遠,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如實告知老師,盡可能找到事情發生的根源。
切不可當孩子的面質疑老師的判斷,感覺老師確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就私下跟老師溝通,在孩子面前盡可能維護老師莊嚴的形象,一旦孩子對老師無所畏懼,那在校也就沒什么能震得住的了。
另外,有的家長也許會比較著急,老師的反饋問題剛一出口,家長就迫不及待的批斗起孩子,也許對于孩子的問題心里著急,也許急于表明和老師的統一戰線。但無論如何,請保持平和心態,了解老師要表達的意思,當然也要聽聽孩子的解釋,回家之后再給孩子慢慢做引導。
家長如何與老師溝通
1、家長不要亂加評論老師,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妄評某某老師“太嚴”啦,或者“沒有水平”,因為這會引起老師的反感。不要過分看重分數,分數只是衡量孩子學習情況的一個方面,作為家長,向老師了解的不僅是分數,而且要看重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學習態度、作業情況和品德表現等。
2、經常與老師“互通情報”,這可以幫助老師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學生。如,家中最近是否發生了父母離異、家長失業、搬遷等可能影響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情況。
如果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有問題,就應該讓老師盡早知曉,以便老師采取相應措施。只有全面、客觀地熟悉孩子的長處和短處,家長才能與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取得進步。
3、家長要學會和老師做朋友,朋友之間的溝通往往是有效的,因為這種溝通可以推心置腹,暢所欲言。家長和老師一旦成了朋友,交流和溝通就會更加順暢和自然。即便不能成為好友,至少也要成為普通朋友,這樣在溝通的過程中就會少了許多障礙。
家長怎么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1、家長和老師不能相互埋怨
家長需要了解的是,沒有一個老師不愿意自己的學生有出息、成績出色、品行好。所以,孩子有問題也是老師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不能把怨氣撒在老師頭上,除非學校和老師有明顯的責任。當孩子有了問題,家長和老師要共同協商,制定管教孩子的方法,使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
2、無條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對孩子做到的要欣賞優點,盡量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教育他的重要基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