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很多小孩子的脾氣也是越來越大,再加上有些家長十分的寵溺孩子,慢慢的就讓他們養成了蠻不講理的習慣,有的時候還會大發脾氣,但是又將不上理只好躲起來生悶氣,這樣的習慣不僅不利于家庭關系的培養,對于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也有壞處。
孩子發脾氣躲起來怎么處理
1、現代社會當中青少年精神方面的渴求非常的多,但是社會家庭和學校對他的滿足就很少,這讓孩子很小就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這是需要我們家長乃至整個社會都引起重視的,更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
2、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充滿挑戰的勇氣。家長應該勇敢地鼓勵孩子在不開心的時候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當孩子說出來的時候,我們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感受孩子的精神狀態,理解孩子的精神狀態。
3、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試圖揣摩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強硬的追問孩子發生什么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一味逼問孩子只會讓孩子反感,心里更加難過。父母可以陪在孩子身邊,告訴孩子此時不想說也可以,等想說時候可以隨時講出來,父母一定會聽的。
孩子發脾氣躲起來生悶氣的危害
孩子發脾氣躲起來生悶氣,如果家長不盡快去紓解,孩子難免會懷疑自己在家長心中的地位。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安全感是靠家長給予的。孩子在這種氛圍中成長,越長大就越沒安全感,他會將本應該從家長身上得到的安全感寄托到他人身上。
養成愛生悶氣的習慣后,對于壞情緒的處理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會更加的不愿意進行表達。在遇到被誤解的狀況時也不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
在遇到分歧時,常常不能夠依靠說明情況來完成問題的解決,而是在其中摻雜很多的情緒化,顯然這是不利于人際交流溝通的。
孩子發脾氣家長應該怎么溝通
第一、孩子首先要學會認識到情緒,然后才能正確地表達情緒。當孩子的情緒無法排解時,父母要充當孩子的“情緒管理師”,陪孩子一起打打球,看場電影,聽聽孩子喜歡的音樂,和孩子一起找找適合他的宣泄方式。
第二、當孩子對父母發脾氣時,很多父母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而忘記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為孩子思考一下孩子畢竟年齡還小,他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并不能和大人相比較,有時候孩子只是想發泄一下情緒,所以父母們要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給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責罵。
第三、在一定條件下,讓孩子自由地處理身邊遇到的事情,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當孩子遇到瓶頸時,父母再給予一定的建議。這樣下來,孩子在處理問題上就會有獨特的見解和充足的經驗,脾氣也就不那么暴躁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