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都是家長最珍視的人,作為家長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但是在學校這個大集體當中,發生矛盾是在所難免的一件事,重要的是當孩子受欺負了之后,怎么樣去引導孩子,減少他的心理傷害。
孩子受欺負了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1、告訴孩子不要一味地逃避,引導積極地采取應對措施。很多孩子一被同學欺負不是找家長訴苦,就是退學不上了,從來不仔細思考對方為什么要欺負自己、原因在哪里、怎么能跟他搞好關系等問題。
2、教孩子學會寬容,很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自私,只顧自己、不懂得替大人考慮,可是當我們仔細回想起來,我們可能錯過了很多最佳的教育時機。明明可以培養孩子寬容、樂于助人、從正面考慮和解決問題等優點。
3、家長要讓孩子有安全感,讓孩子知道不管發生什么事情爸爸媽媽都是在他身后的。有的孩子膽子很小,也沒有什么自信,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很懦弱,所以這樣的孩子經常會被欺負。那么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孩子變得自信,多鼓勵鼓勵孩子,當孩子被人欺負的時候,必要的時候家長要能夠站出來給孩子撐腰。這樣孩子知道不管怎么樣,自己身后都是有人的,自然膽子也會大起來了。
4、孩子受欺負了家長要盡可能的要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不能去主動欺負其他人,甚至如果其他人欺負的時候也要找到正確的原因,看是不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導致的。這樣對孩子的心理也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是家長在找人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不能上去就打人。
5、及時和學校取得聯系,保持冷靜。家長決不能自己臆想這是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而是要把問題上升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層面。在孩子遇到霸凌之后,請及時跟學校取得聯系,盡量保持冷靜,與學校和對方家長共同想出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此時,也不要用過多難聽的話指責霸凌者,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去看待一個孩子的錯誤,也就是“站在道德高點”。
孩子受欺負會帶來哪些危害
1、對自身行為造成不正確的影響
當負面情緒被壓抑,一直處在被剝削者的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報復性心理,從而選擇欺負比自己更弱的人,將自身痛苦轉移到其他人身上,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的現象,孩子很容易成為心理變態的人物,做出危害社會和諧的錯誤行為,害人害己。
2、孩子以暴制暴,養成不良性格
孩子動手還回去,無疑是以暴制暴的手段,這樣的手段并不是在講道理,而是用一種不合理的方式進行反擊。不論結果如何,孩子學不會正確的解決方式處理問題,每天都在想著如何能夠打敗對方。
在不知不覺間會養成不良的性格品質,進而對未來的發展都會產生種種不可磨滅的影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