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成長到一個階段,家長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愛和自己說話了,而且還會經常和自己唱反調,自己和孩子幾乎快溝通不了了。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產生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接受孩子的變化,積極改變親子間的溝通模式。
和孩子溝通不了怎么辦
1、營造自然放松的溝通氛圍
雙方的心態越放松,溝通越容易展開,并且會達到一定的深度。所以在平常和孩子溝通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營造輕松的氛圍。家長要用溫柔而話語,眼神表情自然地向孩子傳遞信號,讓孩子逐漸打開自己,深入溝通。
2、求同存異,換位思考
當父母和孩子溝通不了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問題。另外和孩子溝通如果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可以按照共同的認識去解決問題,不能逼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
3、花心思,花時間
家長要好好想一想,自己還有多久可以陪伴孩子。假如你的孩子已經16歲,這就意味著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已經不足兩三年,等到孩子上了大學,進入工作,相處的時間就會更少了。所以,家長們抓緊時間,多和孩子交流吧。
4、不要命令孩子
父母通常在和孩子溝通時,可能找個時間隨意地說:“周末你跟我出去逛個街”但這樣突然問,可能結果就是,和孩子這樣說了,但他可能不回應你。
其實,這樣的溝通方式是不對的,因為你的言辭里有對孩子的命令和控制。現在你和孩子已經溝通不了了,已經是一個不良的抗拒溝通的狀態了,這個時候你去要求孩子去聽話,孩子的第一感受是覺得很無奈,而且感到壓抑。
5、學會聆聽
傾聽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傾聽能夠給人帶來舒適和安全感,對方的情緒才能得到更好的釋放和表達。通常在生活中父母扮演的校色,就是說得多,聽得少,就造成了溝通障礙,導致孩子和自己溝通不了。
和孩子溝通不了的原因
1、父母沒有站在孩子立場思考
孩子往往不如大人理性,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拒絕和大人溝通并不是代表不需要溝通,只是溝通的時機不對,僅僅是他們當下不需要跟家長溝通。
所以家長應該改變溝通方式,發現孩子不愿溝通時不要動怒,更不要強迫孩子,給孩子一些時間冷靜一下,可能孩子還沒想好怎么跟父母開口。
2、家長不夠了解且不理解孩子
很多的父母每天都忙于工作和家務,沒有太多的時間去了解孩子,自然也就無法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孩子的內心世界。當家長忽略掉孩子的存在時,就會與孩子漸行漸遠,不理解孩子,自然溝通就無從談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