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會發脾氣,會去兇孩子。一位很兇的媽媽,很容易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當中留下很深的影響,導致孩子的性格、習慣等等都會有問題,家長們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脾氣。
媽媽很兇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情緒。我們都知道,身邊只要有人發脾氣,那么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情,不管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人,都不例外,只不過是影響程度的深淺而已。
當媽媽很兇的時候,孩子同樣會受到媽媽的情緒影響,一是內心感到害怕,內心沒有安全感和溫暖感;二是害怕媽媽轉過頭來就拿自己出氣。孩子會特別的緊張,心情也會很壓抑。
2、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懦弱、膽怯。如果一個孩子身處暴躁的家庭,媽媽很兇,就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孩子會害怕因為自己做的不好,而導致父母之間吵架;會害怕父母下一次吵架后就會不要自己。
這種長期不安的生活,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事情不敢和父母說,生怕他們又因為自己吵架,性格也會變得懦弱、膽怯。
3、影響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媽媽很兇的話,整個家庭必定會是低氣壓的,這種家庭氛圍,會嚴重破壞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會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也會變得愛發脾氣,等孩子長大成人后,他可能會不知道,如何去經營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很難讓他感受到幸福。
4、孩子會變成討好型人格。沒有人一出生就明事理的,孩子小,不明事理很正常,需要家長正確的教導。有時候他犯錯,或許因為貪玩,并不是明知故犯,也并不是不可原諒的。小孩犯錯家長一吼,他第一反映就是嚇一激靈。還沒反應過來到底做錯了什么,家長因為他變乖了,誤認為他知錯了,然后態度變好。
時間久了,他并不知道根源在哪,只是家長一吼,他就變乖,或者去討好一下,家長的態度就又好了,他會用討好來改變家長的態度,長大也容易沒原則愛討好。
媽媽很兇該怎么辦
1、媽媽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孩子是個獨立個體,哪怕父母對孩子有再多期望,但仍舊是要建立在孩子自我意愿基礎上,潛移默化影響,而不是粗暴干涉,父母需要給自己畫條線,什么情況下可以替孩子決定,什么情況下需要孩子拿主意,有不同意見,自己需要怎么做。
2、經常跟孩子做“漫不經心”的交流。媽媽們不要太兇,平時跟孩子溝通,也不必太刻意,相反,越是自然與不經意地開啟不同話題,跟孩子暢談,越是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交友情況、學習情況、所思所想。
當然,做些不是為了去抓孩子的錯或教育孩子,而是去了解孩子、去發現孩子的成長,跟孩子進行思想和靈魂的碰撞與交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