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因為各種原因,在孩子年幼時就離開孩子,這種行為對于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陪伴,這是多好的物質條件都彌補不了的。那些父母從小不在身邊的孩子,在長大之后性格上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缺陷。
父母從小不在身邊的孩子性格
1、過分粘人
孩子在年幼時,因為對外界不熟悉,沒有安全感,所以時刻不能缺少父母的陪伴。一看到爸爸媽媽回來就會非常粘人。孩子愛粘人,父母也不要強迫孩子和自己分開,最好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夠多陪孩子一點。
2、沒有安全感
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可能會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雖然他爺爺奶奶對他很好,但是不敢談起爸爸媽媽的話題。孩子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拋棄、不讓人喜歡,也就會有更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以后也有可能懼怕婚姻,容易懼怕不確定性。
3、價值觀扭曲
很多老人一般都是極疼孫子的,即使犯了錯誤,也不忍心去打去罵,然后又沒有正確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心中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再大一點之后,他們就會暴露出各種問題。這樣的人一般都不會為別人著想,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自私自利的那種人
4、性格封閉
沒有收到父母關愛的孩子,日漸閉塞,有什么事情也不會拿出來與人分享,只能生活在自己給自己創造的小世界里,父母從小不在身邊的孩子會有自卑不安全感,沒有像父母這種溝通和交流影響他的價值取向觀念。這樣即使成人以后進入社會也是不能為社會所容的,他也根本就不能融入進社會。
父母從小不在身邊的危害
第一、自律性比較差。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管教,基本上會體現在生活沒有規律性,做事很隨意,做事沒有目標性。
第二、脾氣性格比較暴躁。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管教,可以隨意發脾氣,而不被管束,所以比較容易暴躁。
第三、自卑心比較重。沒有父母的孩子生長環境影響,特別入學以后,自卑心會越發嚴重。
如何減輕父母從小不在身邊的危害
1、經常聯系
如果父母不能常陪伴在孩子左右,也可以通過打電話、視頻、假期回家等方法來彌補。一定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被拋棄了。
2、把孩子帶在身邊
如果條件允許,孩子盡量待在自己身邊,這樣更有利于和孩子情感的維系和提升。
3、多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由于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孩子的心理需求遠比物質需求更需要我們來引導和幫助。家長都表現出自己對孩子的關愛才是最重要的,這樣及時不生活在一起,孩子也不會感到孤獨和被遺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