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逐漸完善,當他們到達一定的年齡時,他們的自我認知就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常常會質(zhì)疑家長的話而出現(xiàn)反駁頂嘴的現(xiàn)象。那么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是不聽話,不懂事,其實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并理性的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
不聽話的孩子有出息嗎
孩子越不聽話,長大往往越有出息。在我們身邊那些“不聽話”的孩子,長大了往往都很有出息,這個事實,讓許多人不得其解。許多家庭里,聽話往往代表著無條件的聽從父母的話,服從老師的要求,符合周圍人的期望。
而這種一直很聽話的孩子一般沒多少主見,把決定都交給身邊的權威,比如父母、老師等,或者是有自己的想法,但習慣性的失聲,強迫自己去服從別人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來說,聽話的孩子既可憐,又可怕。可憐的是從小就沒想法沒意見,可怕的是這種壓抑的情緒日積月累,對他們的內(nèi)心造成傷害。
相反那些從小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見,更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孩子不會因為周圍的權威而輕易改變態(tài)度,做事更能堅持,長大自然更有出息。這類孩子的內(nèi)心更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敢于去改變周圍的事物,這種能力可以說在過去,乃至未來,都是今后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所以,不聽話的孩子,其實會更有出息,那么作為父母,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呢?
首先,父母們要培養(yǎng)“有主見能聽話”的孩子。許多父母應該重新定義“聽話”的涵義,“聽話”不該是讓孩子無條件的服從周圍權威的意見,壓抑自身的想法。“聽話”應該是讓孩子們逐漸學會自己判斷,獨自前行。
其次,父母們要放棄“省心”的觀念。古有孟母三遷,為了讓小孟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有遠見的母親帶著他三次搬家,最后定居在學校旁邊,只為了他能健康成長。因此,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要想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都需要父母辛苦的付出,必須舍得花時間和精力去陪伴、教育他。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自我意識發(fā)展。當孩子逐漸成長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時,他們獨立意識就開始變得強烈,常常會會反抗,進而產(chǎn)生挫折感,時間一長就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2、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孩子好奇心強,如果家長不理解這種好奇的探索心理,認為孩子是在胡鬧、調(diào)皮而限制他的行動,甚至訓斥、打罵他,很容易引起孩子不滿,不聽話就由此而生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