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經常說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代溝”,其實這種“代溝”不僅僅是思想水平的認知不同,而且是我們和孩子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角度都不同導致的。尤其是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更是難以進行。
無法和孩子溝通怎么辦
1、用溫和的語氣
家長在和孩子進行溝通時,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語氣、語調、表情、動作,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平靜的語氣才是良好溝通的開始,誰也不愿和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在一起溝通,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說,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盡量保持平靜的語氣,溫和的態度,這才是孩子最想要的狀態,這樣說話才感到輕松、愉悅、自由,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聽。
2、學會聆聽
傾聽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會傾聽的人,人緣都不會差的,因為傾聽也是一種尊重和修養。傾聽能夠給人帶來舒適和安全感,對方的情緒才能得到更好的釋放和表達。通常在生活中父母扮演的角色,就是說得多聽得少,就造成了無法和孩子溝通的局面,導致孩子不喜歡聽我們家長說。
3、溝通時盡量營造溫暖的氛圍
父母想要和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溝通關系,那么就要營造和諧溫暖的交流氛圍。在和諧、平等、溫暖的家庭中,孩子會覺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他們更加愿意與父母交流,不但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還有助于釋放壓力、調整心態。
4、父母避免在情緒激動時與孩子溝通
父母們都認為自己做什么、說什么都是為了孩子好,即使生氣了說話欠考慮也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氣頭上說的話有可能會傷了孩子。當孩子長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時,他們就會變得戰戰兢兢,不敢與父母交流,與父母的關系變得疏遠。
為什么家長和孩子溝通很困難
1、家長常常把壞的心情和情緒都發泄到孩子身上,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順無處發泄,就把孩子當成垃圾桶,動不動就對孩子大發雷霆,以至于讓他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進而疏遠了和父母之間的心靈距離。
2、做父母的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往往大人和孩子不在同一個高度和水平線,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要求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