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越來越多的家長明白了打罵式教育的危害嗎,開始逐漸注重親子關系的建立,所以經常會和孩子打成一片。但是很多家長無法把握好限度,也就會讓家長的權威性在孩子心中大打折扣,造成孩子不怕父母的現象。因此,家長要合理的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教育。
孩子不怕父母怎么教育
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害怕父母,如果孩子不害怕父母,那么很可能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除了問題,家長需要自我反思,及時調整。當孩子不服管教的時候,父母需要給孩子一點“教訓”,比如學會拒絕孩子的需求。
有些父母以前可能對孩子太順從了,不管他們想要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可能會覺得自己很棒,自然會越來越害怕父母。因此,父母應該學會拒絕孩子,不要像以前那樣服從他,而是讓他通過一些勞動換取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樣才能慢慢磨掉他驕傲霸氣質。
如果孩子不怕父母,那么家長平時該怎么做,才能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提升父母的震懾力呢?
1、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
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法往往會有很分歧,大家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意見各不同,可能有時候出言不遜、貶低對方,使對方在孩子面前下不了臺,顏面掃地,而失去威信。因此,父母要統一戰線,擇優任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
2、不要一味溺愛
如果家長對孩子一味的疼愛,未必是好事,會讓孩子養成任性、不聽話、不尊重家長,甚至胡作非為的習慣,所以對孩子要關愛有度,切忌溺愛。
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尊重孩子的特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要總是打擊批判孩子。有的家長面臨孩子的頂嘴、不聽話等十分憤怒,覺得不馬上糾正孩子,孩子就有可能變壞。因此采取強硬措施,非打即罵。家長要尊重他們的特性,不要老是用自己的眼光評判他們。
2、理解和包容
孩子在成長發育階段,由于他們的思想還不夠成熟,難免缺乏判斷能力,常常會做出一些比較幼稚荒唐的事情。那么,作為家長要學會理解和包容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和支持,只有雙方做到了相互理解,孩子才會懂得換位思考,學著去體諒家長。
3、給孩子平等的發言權
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家庭決策中來,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更有家庭歸屬感、參與感,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