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獨立性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只有足夠獨立的孩子,才能在生活中和學習中得心應手。而且獨立的孩子在學習上會井井有條,很有自己的思維見解,因此,家長平時要注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獨立
1、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感世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和情感,父母要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不能嘲笑或呵斥孩子,不能對孩子的感情不屑一顧。而是要給予他們真誠的關注,孩子之間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和寬松的氛圍,不能把成人意見和情緒強加給孩子,他們會無法擁有自己獨立的情感世界,會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2、學會適時放手
父母不能養孩子一輩子,而是要教會孩子本領、技能,這樣即使我們不在孩子身邊,孩子也能夠照顧好自己。那么想要幫助孩子培養獨立性,父母就要學會適時放手,這樣孩子才能獲得做事的機會,長此以往才能獲得自理能力,擁有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
3、適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挑戰
父母可以在孩子求救時選擇拒絕或只幫助一部分,鼓勵孩子自己完成。比如孩子洗衣服,第一次肯定不行,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水盆、衣服和適量洗衣液,然后交給孩子來洗,鼓勵孩子洗完一件接著再洗一件,搭積木也是這樣,這樣有助于培養孩子自立、獨立的品質。
4、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在孩子玩游戲時,在孩子看一些視頻時,父母應適當保持安靜,讓孩子獨立去思考一些問題。如果孩子問的話再開口回答,父母應該做的是提供給孩子游戲道具和書,讓孩子自己去看,在孩子提問時耐心回答。
5、讓孩子參與事情的決策
家里的一些簡單事情,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說說,聽聽孩子的建議,并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讓孩子學著參與決策。比如我們周末去哪兒玩?窗簾換什么顏色的比較好看?
從簡單的事情讓孩子參與進來,這樣可以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并且能夠使孩子體會到自己在家里的重要性,鍛煉孩子自主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從而減少孩子依賴心理的產生。
孩子獨立的重要性
1、一個獨立性強的孩子,能解決大多數問題,不會經常感到無助。自立的孩子通常表現為做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充滿信心,自立的孩子更加自信。
2、家長培養孩子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孩子能照顧自己,面對問題能妥善處理,在試錯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將有助于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