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們進入一年級之后,就開始了正式的學習,有些家長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基礎差、跟不上老師的學習進度。這樣的學習狀態肯定是不行的,家長們要給予孩子們適當的幫助,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更好的學習。
孩子一年級基礎差跟不上怎么辦
第一、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孩子自身的行為習慣的調整。我們應該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績,家長看到一年級孩子并不滿意的分數時,不要一味地責怪批評孩子。
要知道你的煩躁不安、失望、憤怒等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讓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學習。此時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鼓勵安慰孩子,去理解孩子學習上的困難,幫助孩子改變基礎差的現狀。
第二、家長平時,可以多和孩子交談關于學習上的感受,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才能深入的去了解孩子是怎么學習的。
比方說在一年級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時,家長可以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里學習了哪些新的內容,又有什么知識點學起來比較吃力,并參與到孩子的課后作業當中去,當然家長要把握好參與的度,重要的是讓孩子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
第三、讓孩子們重視讀背、培養語感。一年級課文,有很多需要背誦和記憶的內容,這些內容常常被考到。通過充分讀,重點背,非常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語感,特別體現在量詞、形容詞、副詞等的搭配運用上,讓學生自然而然就知道怎么說、怎么寫是對的,養成良好的語言規范,孩子們基礎差的現狀就能改變了。
第四、家長們要理解孩子。到了小學一年級,一個新的陌生環境,新的學習氛圍,孩子肯定是有些不適應的。加上學習任務的加重,每天還要完成不同的家庭作業,心里肯定是有所抗拒的。加上每天回到家里,完成了課堂作業,還要完成家長布置的作業,真的是很累的,久而久之,孩子們的基礎就會變差,跟不上其他孩子的學習。
孩子一年級基礎差的原因
1、課后的作業不能獨立完成,依賴家長的幫助。因為課堂上不能好好聽課,所以課后的作業做起來也很是費勁,因此一年級孩子不能自己獨立完成,所以只能尋求家長的幫助。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原來寫作業可以找家長幫忙,于是第二天依然不好好聽課,回家尋求幫助,久而久之,就會有基礎差、跟不上的現狀。
2、孩子的學習興趣還沒有養成。一年級還是玩的年齡,對孩子來說,有得玩才得最快樂的。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孩子從學習中獲得樂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