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運用懲罰的手段來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并不再犯是有必要的。但是家長們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才是科學又有效的,達到真正教育好孩子的目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懲罰孩子才有效呢?
用什么方法懲罰孩子
1、沒收心愛的東西
家長看到孩子亂丟東西時,先放下手邊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注意和關注;告訴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會受到懲罰;讓孩子說出為什么這樣是錯的,和自己生氣的原因。不要吼或威脅孩子,更不要直接將孩子拉開。教育完之后,家長可以直接收走孩子心愛的東西,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
2、做家務
家里有個孩子,整個家里聚會亂哄哄的,每天做家務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讓他做家務,一方面,可以暫時將沖突事件擱置,給家長思考合理解決的辦法的時間。同時,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家人每天做事的辛苦,讓他們懂得感恩,不輕易毀壞他人勞動成果,也同樣可以起到懲罰的作用。
3、看書、寫字
孩子因為脾氣暴躁、沖動等原因犯錯,可以選擇讓孩子靜心寫字的懲罰方式,來改變孩子的沖動。選擇固定處罰區讓孩子自己寫字或看書,化解孩子憤怒的情緒。
當然不能馬上放下的工作時,可先叫孩子到處罰區去反省;別怒斥孩子的不是,與孩子先隔離,緩和彼此的情緒;等情緒平復后,詢問孩子犯錯的動機。
懲罰孩子的注意事項
1、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對錯
有的時候,家長懲罰孩子只是因為覺得孩子犯錯了,但是,并不是每一次被罰,孩子都能夠心服口服。這是因為我們總是以大人的視角去判斷是非對錯,以此來約束孩子的行為,其實,家長并不是每一次都是正確的。
比如說孩子之間相互推搡,本來是別的孩子先動的手,但是,由于自己孩子力氣比較大,把對方推到地上了。如果因為這樣懲罰孩子,會不會在孩子眼里,父母就不再公平了,不值得信任了。所以,在懲罰孩子之前,最好先了解下事情的原委,并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再去評判對錯。
2、懲罰必須就事論事
如果孩子只是因為在某件事情上犯錯了,父母一定不要翻舊賬,把過去已經過去的事情翻出來,再說一遍。有時候孩子都認為自己已經遭受過懲罰了,再被家長訓斥,他就會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被懲罰,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眼里,就是一個壞孩子。
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一定是某一件事情的問題,不要把事態升級或者擴大化。懲罰完了,就結束了,不要再提。父母也要在懲罰完之后,主動修復關系,安撫孩子,避免影響親密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