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出現,比如他總是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成績很差,有時還因為青春期總是非常叛逆,和父母發生爭吵。此時絕大家長的教育方式都是批評孩子,想要引導他的行為和想法,但是批評也是有技巧的。
家長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
1、實事求是
孩子出現不良行為后,家長批評孩子應實事求是,公正合理,允許孩子陳述辯白,在沒把真相搞清之前不能批評他。批評應講清楚道理,告訴孩子他什么地方做錯了,為什么批評他,他的錯誤有什么危害,錯誤的嚴重程度如何等等。批評時如果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孩子更容易接受。
2、要及時
家長批評孩子要及時,該批評的立即批評,不要說什么“等你爸爸(媽媽)回來時,讓他教訓你”之類的話延誤時機。如果隔那么一段時間再批評,會讓孩子認為家長是在找借口訓他,不僅不接受現在的批評,還可能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有些家長喜歡秋后算賬,批評孩子時,就喜歡數落孩子過去的問題,或提出與此事不相干的事一起批評,這樣會使孩子認為你一直在搜集他的缺點錯誤,引起反感。
3、選擇適當的場合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同樣希望別人尊重,最怕在別人面前出丑。如果當著眾人的面始終板著面孔大聲斥責,其結果一定適得其反。所以最好應選擇在沒有他人在場時,個別地進行,而且批評的聲音越小,孩子越容易聽進去。
4、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
對孩子來說,自己發現了錯誤,才算真正的“明白了”問題。例如,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家長沒有馬上指出哪里錯了,而是耐心啟發孩子:“這樣做,對嗎?”、“你對自己做的事是怎么想的?”,讓孩子冷靜地反省,當他明白了錯在哪里,他會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并會下決心改正。
有時可不正面指出批評,而是給予鼓勵和提醒。在批評中寓于鼓勵和鞭策,在鼓勵中飽含信任和期望,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喪失自尊,批評才能有較好的效果。
家長錯誤批評孩子的危害
一、親子關系變得更加緊張。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家長在面臨孩子犯錯的時候總是急于插手,反而沒有重視他自我認知管理。這樣就會導致孩子不了解自己犯的這些錯誤的背后原因,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抵觸。
所以遇到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先去關注結果,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分析一下,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如果一昧的批評和指責,只會讓孩子和父母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
二、沒有主見。因為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隨著父母教育的介入,讓孩子變得沒有主見,尤其是一些經常犯錯的孩子,父母會批評并且教育他們,就會導致孩子一切的事情全部按照父母的意思來做,這樣做的危害就是時間長久之后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甚至會越來越自卑,不想表達自己。
家長如何鼓勵孩子
1、接納孩子的缺點。每個孩子有自身的優勢,卻往往也有能力所不及之處。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分清楚缺點和錯誤,因為錯誤可以改正,缺點唯有接納并盡力彌補。
2、避免代替干預。很多父母對孩子包辦代替,讓孩子“坐享其成”。其實,孩子正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成長起來的。家長可以在孩子發出請求時,給予引導和協助,讓他體驗到解決問題的快樂,逐漸提高自信和自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