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會進入一些誤區(qū),有時候就會導致孩子們做出不尊重家長的行為。當然,家長們要知道這都有哪些行為,明確了這些之后,家長們才能更好的進行教育,改變孩子們的習慣。
孩子不尊重家長的行為有哪些
1、隨意的頂撞自己的父母,惹父母生氣,這是最常見的、孩子不尊重家長的表現(xiàn)之一。很多孩子因為是獨生子女的關系,所以很多的家長們都會對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順的,爺爺奶奶更是寵愛有加,這樣的孩子簡直就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有時候偶爾家長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便發(fā)脾氣,頂撞父母,隨心所欲。
2、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不尊重家長的。我們經常會看到的畫面是:孩子在吃完飯之后,就留下飯碗直接干自己的事情去了,留下父母在那邊忙著收拾碗筷、餐桌;家里有好的東西的時候,父母總是不舍得吃留著給孩子吃,但是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卻不會想著讓父母先吃。
在這樣的環(huán)境、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會習慣去接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懷和照顧,會覺得自己得到父母的愛和關懷,是理所應當?shù)模麄儾欢米约阂惨奂胰?、孝順自己的父母?/p>
3、愛推卸,責任感差。“那還不是因為你。”這句話是很多孩子的口頭禪,遇到事情就推卸,不愿承擔自己的責任。比如明明是自己睡懶覺遲到了,他會抱怨父母為什么不多叫他幾遍,又比如自己某件事不如意,他會把責任推到父母頭上,這些都是孩子們不尊重家長的行為
孩子有不尊重家長的行為該怎么辦
1、不要管得隨心所欲!父母教育孩子,最忌諱的是:忽略規(guī)矩,看心情辦事。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孩子打我們兩下,踢我們兩腳,吼我們兩句,我們覺得無傷大雅,笑呵呵地就接納了。
可是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工作不順的時候,可能會打孩子、吼孩子。如果父母做事情不按照規(guī)則、只憑心情的話,孩子多半也會變成情緒人。比如:高興的時候,多學習一段時間;不高興的時候,在作業(yè)本上亂涂亂畫;甚至考試的時候不高興了,也能趴在桌上睡覺。
2、管得力度要恰當,太輕沒效果,太重傷孩子的心。父母對孩子愛得過了,就變成溺愛,容易越俎代庖,將孩子養(yǎng)得嬌氣任性,自私自利。父母對孩子愛得輕了,就變成忽視,孩子感受不到愛,便沒有安全感。
如果父母對孩子太嚴格了,就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謹小慎微,畏首畏尾??扇舾改笇⒆犹珜捤闪?,又容易讓孩子無法無天,肆意妄為。在教育孩子尊重家長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力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