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不聽話或者成績下滑時,家長不知道該怎么管,就會去打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這能起到威懾作用,從而控制住了他的行為。但孩子進入叛逆期后,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長如果還是一昧的打罵,自然是打不服的。
打不服的孩子怎么管
第一,明確孩子的年齡段,改變教育方式。
很多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正常的,那么他們自然不會明白這種做法的錯誤性。在這個前提下,家長不管怎么去教育,孩子都不會明白的。而這種行為也會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后逐漸的自行改變,與其強行去改變孩子的行為,家長更應該做的其實是根據孩子的年紀,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二,家長保持佛系心態,不要過分急躁。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家長傾訴管教孩子的煩惱,而這個時候,不管外人給出什么樣的意見,家長都會表示“沒有用”“我試過這種方式了”。也因為這種原因,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不服管教的時候,大多會心情急躁。
這種急躁的情緒是不利于家長的后續教育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最好是保持一個佛系的心態。沒有人的成長是一蹴而就的,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家長不妨試著多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孩子慢慢的改變。
第三,家長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給孩子正向的引導。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陷入暴躁情緒,下意識的使用暴力手段,或是大肆的批評孩子,試圖用這種方式讓孩子聽話。但是一味的責罵只會讓孩子害怕家長或是更加叛逆反抗家長,所以教育歸教育,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
面對打不服的孩子,即便他只有一點微小的進步,家長也要及時的鼓勵孩子,讓孩子有動力去努力,給予他正向的引導。
打孩子的危害
1、讓孩子變得懦弱、自卑。家長經常打罵孩子,家庭常處于緊張、壓抑的氛圍中,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育,易讓他變得膽小、自卑。
2、疏離親子關系。打罵的效果看起來有效,但只是暫時的,它會逐漸疏遠親自關系,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也就是“被打皮了”,反而不利于管教。
3、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吼罵孩子,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變得脾氣暴躁,無法與人好好溝通。
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一、孩子沒有大錯不用管,當什么也沒發生
只要孩子沒有大錯,也不是急需要解決的事,家長可以不用管,裝作什么事也沒發生。有些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既不說也不罵。孩子也有簡單的是非觀,一些小事情讓他自己認識出錯誤,以后成長過程中會有所收斂。
二、家長要多思考,變換一種方式教育
孩子的問題是很多的,家長一味說教、打罵很難讓孩子改正錯誤。因此,家長要多思考,這樣的教育方式不湊效就不能再繼續,換一種方式可能會有效果,總會有適應的方法。
三、給孩子留面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看場合,不管有人無人,扯著個大喇叭聲嘶力竭的吼叫,出言不遜、臟話連篇。這種做法會讓孩子顏面蕩然無存,既丟了孩子的面子又傷了他的自尊。
一肚子氣憋在心里,無名火在回家后,他會有意無意發火,出一下心中的怨氣。只有讓孩子的面子受到保護,自尊心也不受到傷害,才能減少孩子和父母的直接沖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