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在煩惱孩子問題時要首先想到自己是否有存在問題,孩子都是以父母作為樣板進行行為的,這樣的情況父母要想下,是否在家對待孩子太過于嚴厲以至于孩子在家過于壓抑在父母不在的地方釋放自己,或者孩子并沒有意識到學校的規章制度。
孩子在家很懂事說明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以及父母是長輩,在校不聽話也不排除是否是有別的玩的投機的同學帶頭,有沒有跟孩子聊過呢,其實孩子很聰明的,是大人把孩子當成了小孩,很多時候大人需要與孩子談心,讓孩子意識到事情很重要,我要重視的思想。
在家聽話在學校不聽話怎么辦呢?
1.第一時間先要與老師溝通,了解具體情況。比如孩子在哪方面表現不好?具體叛逆行為和表現?在什么樣的場景下發生的?仔細聽老師描述,多聽取老師的建議。
2.了解事情的表象后,再與自己的孩子溝通。哪怕孩子做得很不好,犯大錯了,家長也要先要調整自己的情緒,冷靜自己的態度后用心平氣和的態度與孩子達成共情。有了同理心后,才有助于深一步溝通,一起解決問題。
3.了解事情原尾真相后,再次與老師溝通,一起商討合適的解決辦法。家長在家里也好好配合老師互動。一起教育,做到雙管齊下。
4.家長千萬不要嘮叨,抱怨,總是把別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掛在嘴邊進行橫向比較。要在孩子稍有進步時,多加鼓勵和贊揚孩子。
5.家長要記住一定要用友善的態度去溝通交流,切忌不要武力威脅。父母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少講大道理。
這時候的家長不要著急,不要焦慮,而是要跟著孩子的節奏慢慢地陪伴引導。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那么如果一個家長焦慮了,他會帶給孩子更多的焦慮。那樣子的孩子就更無所適從了。嗯,如果父母在情緒上面給孩子穩定與支持,那么孩子他會慢慢的學會用自己的節奏去認識這個世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