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過于縱容他,就會導致他長大后依舊我行我素,對于家長和老師的管教,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律是什么意思,不能專心做事,總是跑神。學生不自律對未來的成為無利,家長要及時引導。
學生不自律怎么辦
1、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自律的孩子在做事上是需要極強的專注力,就要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保證不被打擾。因此,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爸媽千萬不要去干擾孩子,在一旁放電視、玩手機,又或者在一旁指點孩子的坐姿,孩子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無法集中精神在作業上。
2、培養孩子自律觀念
在孩子玩耍前,爸媽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如果孩子不能馬上停止,就需要對他適當“懲罰”。
同時還可以減少玩的次數或減少下次玩的時間,讓孩子為自己的“違約”付出代價,這樣做他才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不自律會受到懲罰,就能有效解決學生不自律的問題。
3、延遲滿足孩子欲望
父母不要讓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養孩子抵制誘惑、克制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引導他拿成績來換,有成績才有獎勵。另外還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特別是在哭鬧的情況下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絕,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
4、減低對孩子的要求
有些時候,家長目標定得很高,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讓孩子覺得盡力也難以完成,所以他們就會自暴自棄,以此來表達都爸媽的抗議。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不要要求孩子一蹴而就,而是要循述漸進,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然后樹立合適孩子的目標,讓孩子在能力范圍內可以完成,有成就感,有信心,有動力去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學生不自律的后果
1、專注力缺失
因為孩子的很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控制,孩子的精神也就很難專注于某處,那么他在將來學習或者完成作業的時候,都很容易受到影響。
因為我們都知道專注力高的孩子,往往學習成績更好,因為他們學習的效率更高。而那些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卻因為無法集中精神,所以在孩子吸收知識的時候效率容易很低,作業和考試的完成效果也比較差。
2、會有心理問題
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自己不自律,造成在某些事情上的表現并不好,那么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受到他人的嘲笑和批評,也容易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自卑、失去自信等情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