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是很正常的,但是沒有課堂紀律,總是在上課時亂跑,就會讓父母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引導。畢竟孩子這樣不僅影響老師的教學,還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學習,很可能會因此導致,其他孩子不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玩,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一年級學生上課亂跑咋辦
第一,端正學習態度。因為是一年級了,所以每天都有學習任務,如果課堂上不認真聽,就會導致對書本知識一無所知,回去做作業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所以,要告訴孩子,現在的學習與幼兒園的學習不一樣了,要認真學習,這樣才能表現得更棒。
第二,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家長要告訴孩子:上課前,先將書本提前預習一下,了解一下自己哪里不明白的地方,然后上課認真聽,弄明白。上課時要認真聽,跟著老師走,勤舉手回答,不懂得要做記錄,下課要勤于問。
下課了,要想想老師這節課講了什么,是否聽懂了。如果不懂,抓緊時間問老師,尋找答案,及時完成作業任務。
第三,培養孩子自律。家長讓孩子自己學會做自己的小主人,因而家長要培養孩子自律,告訴他如何約束自己,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做規定的事,勇于挑戰自我。
第四,找找是否有干擾因素。學校里面,比如同桌的干擾,或是桌子、文具盒、書包里有玩具或是零食類。家庭里,是否有不安靜的環境,或是家長的壞榜樣,或是電子產品的影響。
因而,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相關舉動。從而采用相應的方法進行幫助,再看看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是有點慢,這時就需要家長多多幫扶,引導孩子樹立信心,挑戰困難,同時教授一些學習方法。
第五,進行相應的專注力練習。家長可以在家里為孩子找一些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比如,填數字,填漢字,聽話接話等游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他了解專注是能不斷提升自己的,還能從中找到樂趣,有效改善一年級學生上課亂跑的情況。
一年級學生上課亂跑的原因
1、學生的年齡特點
一年級學生正處在身體快速成長的時期,一個動作不易堅持時間過長。同時他們的神經系統興奮強于抑制,表現為活潑好動、精力充沛。
從心理上講,他們年齡小,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不能約束自己,把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于教師的講課內容。因此常常會搞一些與教學無關的、甚至對教學有影響的小動作,就出現了一年級學生上課亂跑的現象。
2、學生學習的目的性
有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無心上學,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因而,缺乏學習動力,那自然也就不會自覺地學習。在課堂上做小動作,也就很正常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