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打架在家長的嚴重可能是正常的事情,覺得孩子之間小打小鬧的,也挺熱鬧,尤其是進入一年級,同學之間很容易產生沖突,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的話,孩子可能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性格。
一年級學生打架家長怎么處理
首先要冷靜,不要見自己孩子吃虧了,或者見自己掛彩了,或者聽自己孩子說的,全是別人家孩子的過錯,你就火冒三丈!覺得自己孩子被欺負了,一定要去討個公道,先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孩子打架的原因有很多,家長首先需要清楚原因,為什么打架,父母只有把原因弄清楚了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家長不問原因就急著下判斷很容易弄巧成拙,要么傷了孩子的心,要么錯誤的助長了孩子霸道的氣焰。
一年級學生之間發生沖突,家長要以誠相待,寬以待人,講文明禮貌。這也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切莫因孩子在交往中的問題引起家長們之間的不和睦,造成不良的影響。
其實,當孩子發生“打架”行為時,正是家長幫助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機會。畢竟孩子在與小朋友間的交往經驗還是不足,再加上認知能力、自控能力也比較弱。對孩子來說,確保自己當前的利益,是壓倒一切的主要目標。
切記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不要袒護孩子和躲避責任。很多家長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產生“護犢”的心理,不管自己的孩子有理沒理,一味地袒護自己的孩子,這種作法只會讓孩子產生僥幸的心理和沒有擔當的意識。
家長畢竟是大人,大人的思想與孩子的思想是不同的,孩子的思想都很簡單,成人的思想卻是復雜的。家長過度地插手,很容易把一個原本簡單的事情搞得復雜。觀察兩個孩子的動向,看孩子如何處理,如果事情沒有變得糟糕,就不要上前,如果事情開始變得糟糕,再上前也不遲。
如何避免一年級學生打架
1、及時制止。發現孩子有打人的傾向時,應及時抓住他的手,蹲下來,平靜而堅決的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是不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方式。
2、抽出時間,多一些陪伴。多抽出一些時間,關愛和陪伴孩子,避免孩子產生壓抑和焦慮的心理,進而形成攻擊性的性格。
3、制定明確的家規。制定家規讓孩子們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如果您制定了家庭規則,就更容易提醒告知孩子希望他們如何對待彼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