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孩子在經歷一次次的大考后,情緒很容易有起伏,同時也會產生很多負面的情緒。此時家長只有及時的和老師交流溝通,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緩解壓力。但是如何交流成了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因為擔心打擾到老師的工作。
高中家長怎么跟老師交流
高中家長在跟老師交流時要言簡意賅,針對問題。自己可以先在心里準備一下,想好了自己要說的話。老師每天管那么多孩子,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可以在跟老師打電話前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順一遍,甚至在一個紙條上寫好要問的問題。
這樣既不浪費時間,又不會漏掉關鍵東西。家長跟老師交流,一方面是引起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另外一個方面要把問題聚焦在學習上,這樣才會有效果。
家長與老師交流時盡量相互尊重,雙方都是孩子的長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旦出現任何不同意見,應該協商,而非吵架或者翻臉。
在某些家長的心里,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棒的。孩子稍微遇到一點委屈,在高中家長眼里就成為了大事情,一時間也忘記了立場,把責任一股腦地推在了別人身上。
實際上,孩子在抱怨的時候作為家長也應該多多思考一下,也多多站在老師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這樣你就能夠更好的判斷老師的做法是否正確。家長一定要在和老師交流時,做好正確的評價,分析老師和孩子雙方反映的問題。
高中家長跟老師交流的注意事項
1、切忌指導老師的教學
很多家長很有想法,跟老師聊天的時候,總是給老師的教學提許多具體的建議,要求老師怎么上課,這無疑是在干涉老師的教學活動。教學有教學大綱,而且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多年形成的方法。
家長如果對老師在教學上提建議,有時候老師為了照顧家長的面子,都友好地表示接受。可實際上大多數老師是抵觸的,覺得家長的手伸得太長。不排除有的老師素質較差,會把對家長的壞印象轉嫁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
2、掌握溝通焦點
有些高中家長會主動找老師溝通、交流,就只是訴苦,責怪孩子不聽話、自己怎么辛苦,向老師的告孩子的狀。這種溝通可以說是沒有用的,如果家長能夠轉換換位思考,對高考、孩子、班主任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就會大大提高溝通效果。
家長特別注意高中孩子的家長會: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任務、班主任有何要求、以及各位老師的聯系方式,這些在家長會上都會有詳盡的解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