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情緒會有些不穩定,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針對青少年不愿意與人溝通存在問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同時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未來。
青少年不愿意與人溝通什么問題
青少年總是拒絕與人溝通,可能存在這些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步入了青春期,孩子所遇見的人、接觸的事越來越廣,有一定經歷的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追求獨立、追求自我,不愿意成為父母的附屬,凡事都聽從父母的安排。
同時,青春期的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不需要父母的指手畫腳,由此對于父母的長篇大論式的說教與嘮叨就會產生排斥,一旦父母嘗試溝通,便會拒絕,不想聽太多。
其次,父母過于嚴格寬容平和的氛圍,才能培養出溫和謙虛的孩子,而嚴肅壓抑的環境讓孩子感覺到壓迫,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父母越是嚴肅對待孩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就被這種嚴肅越拉越長,溝通的橋梁也會被中斷,也因此會產生,青少年不愿意與人溝通的問題。
最后一點,父母錯誤對待孩子的一個問題點在于:總是把孩子當做小孩,以過來人的姿態,居高臨下,長篇大論的道理向孩子輸出,沒有人喜歡被說教,即使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孩子要聽的不是沒有感情的道理,而是需要有溫度的關心。
青少年不愿意與人溝通怎么辦
1、采用正確的溝通方法
正確的溝通方式,可以拉近兩顆心的距離,使得彼此的關系越來越親近。能否可以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取決于父母采取何種溝通方式,如果用錯方法孩子一點就爆炸,因此,家長應該采用正確的方法來和孩子進行溝通。
2、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疼愛,總怕孩子和別人在一起吃虧受委屈。這種情緒感染到孩子,使他們總是懷疑別人,感到他人世界的風險,因此不愿意與人溝通。這類家長應當調整自己平時的言行,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3、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參加集體活動是提高交往活動的重要途徑。孩子在集體活動中,不僅可以結識許多的小伙伴,還可以在了解別人的基礎上了解自己,學會用集體交往的規則調節自己的言行,學會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諒解他人、樂于助人,學會調節集體和個人的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