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不可能一直陪在孩子的身邊,孩子要上學、父母要工作,因此就需要孩子有較強的自律性,時刻提醒自己去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事情,并杜絕一些不好的習慣,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很多孩子難以抵擋外界的誘惑,那么孩子自律性太差怎么辦呢?
孩子自律性太差怎么辦
1、家長以身作則
什么樣的環(huán)境造成一個什么樣的人,而環(huán)境中的人也是有影響的,就比如我們的家庭,我們做父母的自律,以身作則的給孩子做榜樣,那孩子也會在我們的影響下,變得懂事,自律。很多人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什么樣子,就能夠看出父母是什么樣子,所以要想孩子自律,請家長先約束好自己。
2、建立恰當的家規(guī)
孩子確實沒有自制力,如果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做什么都能被原諒,那孩子更難形成自制力。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給他立規(guī)矩,講原則,他就會知道自己言行的界限在哪里。家規(guī)一定要明確具體,在家如何對待親人長輩,外出如何待人接物,學習時要怎么做,娛樂時要如何避免沉迷等等。
3、尊重孩子的選擇
改變的過程中,要以孩子的選擇為重,并尊重孩子的選擇。比如孩子今天只想練一個小時琴,那么如果孩子能夠堅持完這一個孩子,就要對孩子這種堅持的行為作出鼓勵,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畢竟“自己定的時間,跪著也要練完”。
4、給孩子設定一個小目標
給予孩子適當的目標,就是讓孩子朝著目標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自律意識。每天給孩子設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動手吃飯、自己穿衣、每天一道習題等等,這樣堅持下去之后,不僅可以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能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孩子自律性太差是什么原因
孩子的自制力要依靠父母日常生活的引導與教育,如果父母對于孩子只是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對于孩子不守規(guī)則的行為放任自流,缺乏親子溝通,孩子很難形成良好的控制力。
父母生活方式混亂,性情喜怒無常,孩子也同樣會依樣畫葫蘆。更別提還有的父母,毫無尊嚴和良知,甚至背信棄義。這樣的情況,就算孩子不會照搬,也極有可能長成一個隨心所欲,毫無精神追求和道德責任感的人。
自律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專注力,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情經常被他人打斷,那么就很容易被周圍事情所吸引,最后就完不成該做的事情。如果太過于吵鬧或者有人在旁邊玩游戲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由于年幼的小孩自律性不強,就會容易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誘惑,自律性也就越來越差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