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正在處于活潑好動的成長階段的時候,往往會對很多事情感到不知所措,也因此會表現的比較浮躁、靜不下心來。這時候,家長們應該適當地指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以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那么孩子安靜不下來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安靜不下來是什么原因
外界環境原因導致:如果孩子長期處于混亂、嘈雜的環境中,比如周圍環境中存在夸張的畫報、眼花繚亂的動畫片、父母的爭吵等,通常會擾亂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內心缺乏秩序感,進而使孩子出現浮躁、靜不下心來的情況。因此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改善生活環境。
孩子性格所致:孩子愛動,性格浮躁就會使孩子內心靜不下來,如大人著急時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孩子的內心總是充滿了好奇和幻想,按捺不住激動的內心,就會讓小孩安靜不下來。因此大人可以通過引導、幫助孩子安靜下來,來激發孩子的潛能,從而使孩子變得平和冷靜一些。
成長發育階段精力比較旺盛所致:孩子正在處于成長發育階段,因此精力比較旺盛,這也是導致小孩安靜不下來的一個主要原因。家長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不要一味地管著孩子,讓孩子去適應各種不同環境和條件。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有效防止孩子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使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孩子安靜不下來怎么辦
1、用正確的方式積極引導孩子
一般情況下,愛動的孩子,思維都很活躍,智商都很高。所以家長對他們,一定要有耐心,用激勵、信任和理解,來慢慢影響孩子、訓練他、培養他,改變他的認知,幫他認識規則,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在做什么,并注意場合,學會約束自己。
2、通過運動的方式改變孩子
讓孩子從“運動”開始,從體育開始。既然小孩安靜不下來,那就從“動”開始。如平衡木、蹦床、打網球等,讓孩子釋放精力和能量,同時發揮其精力充沛的特點,這樣,可以慢慢“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此基礎上,孩子在鍛煉的時候,可以不斷增加難度,讓孩子適應規則、條件,并形成一個學習的氛圍,一個“聽勸”的環境。讓孩子接受別人的批評、指導和訓練,不接受就會出錯,或者失敗,因此可以鍛煉孩子不怕困難的精神,培養孩子堅韌的品質。
3、引導孩子積極動手動腦
孩子在成長發育階段,由于心理特點,很難長時間保持有意注意。孩子的無意注意占優勢,任何新奇多變的事物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當孩子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時,就會出現注意力分散、安靜不下來、難以集中等現象。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家長應及時了解,并消除孩子無意注意所帶來的不良后果,要引導孩子積極動手動腦的習慣,以減少和克服這些不良的影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