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常常會出現問題,大部分都是學習壓力、家長期望過高、孩子的承受能力較差所造成的。我們做家長的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這樣孩子才不會出現較大的問題,那么青少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
青少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指導和幫助
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起點和重要場所,培養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必須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才能有效順利地進行。家長對子女的期望要恰如其分,千萬不能“恨鐵不成鋼”,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教育,幫助孩子樹立符合實際的奮斗目標。
同時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控孩子心理,做到有張有弛,有緊有松;并且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眭、信任的家庭氣氛,為孩子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多與同齡人交流
年輕人在一起往往會有所交流,而且交流起來也會很順暢。因此,我們家長應該在關注孩子心理的同時,盡量多創造一些與同齡人交流的機會,比如親戚朋友家里的兄弟姐妹。
現在就有很多內向的青少年,遇到困難,或者是一些想不開的事情,總是憋在心里,不去與人溝通,這樣的結果就是讓他們更加壓抑,而這種壓抑變得久了,就會形成心理問題。
3、家長要讓其保持樂觀的情緒
身為家長就要要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尋找樂趣,即便是干些家務也不應視為負擔,而是帶著情趣去干,比如做飯,不斷嘗試新花樣,享受烹飪的歡娛。這樣也就能為孩子做好榜樣,孩子也就能在學習上要不斷進取,還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斷感受成功的樂趣。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
1、反應適度且思維合乎邏輯
人對事物的反應速度和程度各不同,但敏捷者不能過度,緩慢者不可遲鈍,如遇重要事情無動于衷或為此整日愁容滿面,吃不好睡不香,如坐針氈,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心理健康的人說話辦事專心致志,有條不紊。若一個人說話東拉西扯,做事條理不清,想問題總鉆牛角尖,甚至時常前后相悖,凌亂無序,沒有輕重緩急,這也被認為心理不夠健康。
2、情緒的穩定性與協調性
青少年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穩定、協調的情緒,良好的心理狀態,可使整個心身處于積極向上的狀態。從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發揮自身的內在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成績。如果經常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會影響潛能的發揮,勢必影響學習效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