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表現得懶散、沒有目標,不能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甚至不愿意去學習,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缺少內驅力。父母對這種行為表現得很擔憂,想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會變成這樣。那么孩子為什么沒有內驅力呢?
孩子為什么沒有內驅力
1、來自家長“超限效應”的影響
超限效應指的是由于作用時間過久、刺激過度而引起的心理逆反現象。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勸說孩子寫作業,第一次說的時候,孩子還會聽一聽,但隨著家長不斷反復,孩子反而會覺得不耐煩,即使是原本想做的事情現在也不想做了,對任何與學習相關的事都提不起絲毫的動力。
2、 孩子缺少來自父母的肯定
很多家長信奉采取嚴厲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成才,父母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得做什么。父母過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立著大大小小的規矩,卻不肯給孩子肯定和贊揚,這不僅讓孩子沒有自由,也讓孩子的學習壓力更大了,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
3、父母不斷否定打壓孩子
孩子之所以出現缺乏內驅力的原因,跟父母有很大的關系。就是因為父母總是否定和打壓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我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很消極,這種動力也會一點點的被磨滅沒了。
孩子缺少內驅力的影響
1、孩子會缺乏責任感
如果孩子對任何除娛樂休閑之外的事缺乏“內驅力”的話,就說明這個孩子毫無責任感。比如當老師分組讓孩子們通力合作完成課外作業時,只有你的孩子安靜的呆在一旁,沒有任何想要幫忙的表示,卻想要得到成績的話,這種行為不是很容易遭到同齡人的排斥和孤立嗎?
2、孩子的抗壓能力變弱
缺乏“內驅力”的孩子往往更喜歡也更習慣于依賴他人,一旦沒有了他人的幫助,不僅會一事無成,還會情緒崩潰。這種脆弱與父母溺愛和放縱有關,孩子沒有了解或經歷過苦難,在獨自面對風雨的時候,就會變得很軟弱。
3、 孩子會缺少自信
缺乏“內驅力”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也表現得缺乏自信心,因為在平時父母就吝嗇于對孩子表達他們的愛和肯定,有的只是越來越沉重的外部壓力,久而久之,孩子只會感受到自卑,而無法做任何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