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沒有取得好成績的時候,都會去斥責或者是去打罵孩子,但其實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打消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家長應首先找到孩子學不好的原因,再去解決問題。
孩子學不好的原因
1、用功程度不夠
用功的程度是學業成功的基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學習確實要用一定的功,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徹底地掌握知識。但是這里強調的努力用功是快樂地用功,不是痛苦地用功。大多數孩子用功程度不夠,其原因有三分之二是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懂得學習方法。有三分之一是自我觀念的問題,這是他自己的原因。
我們要告訴孩子“用功努力的程度是學業成功的基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不斷進取、努力學習才可以使自己飛速進步,最后才能取得人生與事業的大成就”。
2、沒有找到學習的快樂感覺
家長本身沒有嘗試學習帶來的快樂,自然根本無法傳給孩子學習等于快樂的感覺。對未知的探索,對新知識的渴求,和我們旅游爬山一樣,登得越高就看得越多越遠,從而充滿著獲得知識的愉快。當孩子嘗到這種樂趣后,即使管得嚴些,孩子也容易接受了,因為孩子從中感到了快樂。
要想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關鍵就是學會調適情緒。對情緒的認知和表現影響我們做事的方法。情緒不佳可能壓抑思想,并阻礙學習。
3、不懂的東西也不問
過于害羞,雖然學習上有許多沒有搞懂的問題,但也不敢問老師;不懂裝懂,不會的東西從來也不向別人請教;學習心里沒數,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點,但又沒有完全掌握。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完善知識的過程,圣人都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況且還在求學中的學生?家長要提醒和鼓勵孩子大膽主動提問。
孩子學不好怎么辦
1、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首先讓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學習問題,比如找幾道簡單得孩子肯定能做出來的題目給孩子做,做出來后贊美孩子聰明伶俐,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孩子感覺就好了。接下來,慢慢增加難度。這是一個“慢火煮青蛙”的過程,爸媽要有耐心。
2、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從多方面、多渠道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變成更有情趣、更豐富多彩的過程。如有意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興趣,讓他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熱愛,渴望獲得知識。同時,采用多種形式如講故事、做游戲、猜謎語、閱讀課外書等,幫助孩子掌握和積累知識。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