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也知道孩子犯錯是正常的情況,但孩子在這期間還會出現不愿認錯的心理,對此家長也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或者打罵,對孩子能否健康成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我們做家長的要注意孩子的教育的同時,還要去關注孩子的心理,那么孩子不愿認錯的四種心理有什么呢?
孩子不愿認錯的四種心理
1、僥幸心理
恐懼父母的譴責,這是很多孩子不肯跟父母認錯的原因。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這樣做,那么當他再次犯錯時,孩子可能會再次考慮:“如果我不承認錯誤,媽媽是不是就不會罵我了?”所以也許試著說謊以避免受到懲罰。
2、“面子”心理
我們能經常看到在公共場所有不少“咆哮父母”逼著孩子認錯,讓孩子在大庭廣眾下接受訓斥,其實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而且自尊心很強,也很容易受到傷害,他們也要“面子”的。為了守好自己的“面子”,有時候家長越是著急讓孩子認錯,孩子越是不服從,結果就這么僵持著。
3、不自知心理
孩子有時會不會去深究事情的好與壞,只憑自己的感情行事。如果沒有做了壞事的自覺,就無法理解為什么必須道歉。
孩子不愿認錯的時候,首先要確認他是否有“做了壞事”的意識。如果在沒有這種認識的情況下被訓斥的話,就會因為害怕而不知如何是好,更不會道歉。
4、模仿心理
當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錯了認錯的時候是很少的,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效仿,也就會不愿認錯。所以家長以身作則非常重要,為了改掉孩子死不認錯的壞習慣,當家長犯錯后,要給孩子認錯,做好孩子榜樣。
孩子不愿認錯怎么辦
1、給孩子一個緩和的空間:孩子犯錯后,家長不要馬上逼孩子認錯,給些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思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后孩子自覺認錯,比家長逼迫認錯效果要好得多。
2、教育方式要誠懇:父母在批評孩子時,態度一定要誠懇,本著重動機、輕后果的原則冷靜地處理問題,只有讓孩子把話聽進去,孩子才會樂于接受。
3、切勿新舊賬一起算: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及時糾正,切勿新舊賬一起算。可能時間久了,孩子早已忘記自己的錯誤了,父母提出來,孩子甚至會覺得是父母捏造的,不利于他改正錯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