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進入校園當中,家長就會開始擔心他能不能適應校園當中的環境,能不能交到好朋友,但同時家長也應該明白,孩子在家的時候都備受寵愛,進入一個集體當中,難免會和同學發生矛盾,那么孩子和同學相處不好家長該怎么辦呢?
孩子和同學相處不好家長該怎么辦
1、父母要讓孩子學會適當的示弱
有研究表明:當自己把需要幫助的一面展現給別人的時候,別人愿意幫助他,就相當于伸出了友誼之手。父母要告訴孩子在朋友面前要適當的示弱,不要事事都想著爭個第一。其實小孩子的交友方式特別的奇妙:認為他只要分享給了我好吃的和好玩的事情,那么他就是我的好朋友了。當然雙方的共同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
2、父母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家長要對孩子和同學相處不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無需為了孩子的獨來獨往感到焦慮,更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造成孩子的不適感,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習性,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有的孩子在獨自行動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快樂,可以得到更大的進步,“不合群”并沒有影響孩子的智商、情商的發展,這種情況下,家長完全不需要干預,而是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方式。
3、在家庭中滲透團結的意識
家庭也是一個小集體,若父母參加類似家庭的活動,不妨帶著孩子也一起參加,不要因為孩子小而拒絕他參與大人的活動。比如,父母在外出游玩或拜訪親友時可以帶上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集體感,體會到與家人在一起的快樂。父母也可以邀請同齡的爸爸媽媽參加類似家庭聚會,通過參加家庭游戲,讓孩子體會到團結的力量。
4、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多鼓勵孩子和同學一起玩,并且教給他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矛盾,迅速解決矛盾得到同學的信任。家長可以交給孩子處理同學之間矛盾的方法,讓孩子迅速解決自己與同學之間的矛盾。有的媽媽認為孩子只需要學習好就可以,不需要和其他的孩子來往,也不需要朋友,或者只結交學習好的同學作為自己的朋友。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被同學孤立。
家長適當地放開自己控制孩子交往的手,多鼓勵孩子和同學之間相處,能和同學打成一團,有自己的好朋友。
5、對方家長耐心溝通,鼓勵孩子正常交往
當了解了孩子產生矛盾的過程后,雙方家長要進行友好溝通,促成問題的解決。孩子還在成長期,對于周圍人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態度處在一個學習和模仿的狀態,所以家長更應該為孩子做榜樣。建議雙方家長在耐心溝通后,不要限制孩子之間正常的交往。
孩子會在解決矛盾中得到成長,這也是他們必經的過程,所以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創造交往的條件,讓孩子在交往中增長經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