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沒有安全感,還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只會忍氣吞聲。其實這與家長的教育是有關的,要不就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對孩子的傷害很大,讓孩子產生了陰影,也就出現了自卑的心理,那么自卑的孩子是怎么養成的呢?
自卑的孩子是怎么養成的
1、家庭不合
其實一個人的安全感的建立,最初是來自于家庭帶來的。一個和諧美滿,氣氛相融的家庭里除了的孩子往往都會非常的自信。
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不合,家長經常吵架的家里成長的話,那么這個孩子就不會有安全感。從而對以后的婚姻會有心理陰影,在愛情上會非常的自卑。
2、父母管教過于嚴厲
有的孩子從小父母管教異常的嚴厲,犯一點小小的錯誤,就會受到父母惡性的言語批評。從小在高壓狀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謹小慎微,做事生怕受到父母或者別人的批評。
有的父母在各自領域達到了一定成就之后,就會更在意自己下一代是否更加優秀。于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非常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孩子會感覺壓抑的上不來氣,慢慢形成了自卑的性格。
3、家長的言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行也對孩子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而這些影響最簡單的也體現在父母的言行當中。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較,甚至還會當眾說自家的孩子不如他人,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正確,這樣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以至于產生自卑心理。
自卑的孩子怎么引導
1、不能總是指責孩子
孩子處于會犯錯、容易做錯事的年齡,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難避免的,有些父母急性子,或是完美主義者,對孩子的教養沒有耐心,無論是遇到大事小事,處理的方式直接指責孩子的過錯。
在孩子弱小的心靈里,會讓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敢說話,封閉內心世界,因此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應更多的耐性悉心教導,平心靜氣地跟孩子講道理。
2、幫助孩子自己認可自己
孩子的自卑心理很多都來自于不相信自己,什么事都不敢做,覺得別人會看不起自己,這時候我們就要幫助孩子來自己認可自己,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最優秀的。
然后我們家長也要相信他們只有家長先相信他們,他們才會自己相信自己,他們只有自己變自信,才能更有說服力,讓別人也相信他們。
3、要正視自己身上的缺陷
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上很少存在完美的人或事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缺陷,但是只有能夠正視自己缺陷的人,才能一步步的靠近成功。父母要為孩子做好榜樣,從正視自身的缺陷開始,并且知錯能改,為孩子傳遞正能量,潛移默化的幫助孩子正視自身的缺陷。
就比如說孩子因為個子矮而自卑,父母可以給孩子舉一些個子比較矮的名人成功的例子,讓孩子知道,這些先天的不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就在于人如何面對自己的缺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